理论教育 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与历史背景

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与历史背景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最早源于1981年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教授的推动,以及1984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此后,经过约十年努力,各大学逐渐形成共同与通识教育合计学分数不得低于28个学分的共识[3]。在此反省后,本校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并落实于课程。

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与历史背景

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最早源于1981年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教授的推动,以及1984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当时通识教育逐渐受重视的理由,一方面是希望纠正大学过度强调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弊端;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之外,通识教育能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2]。此后,经过约十年努力,各大学逐渐形成共同与通识教育合计学分数不得低于28个学分的共识[3]

台湾中原大学在1989年开始提倡全人教育,是台湾地区第一所明确提出以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为立校理念的大学,并在1995年本校四十周年校庆时提出将“中原四十·迈向全人”作为中原未来努力的方向[4]。本校通识课程即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分为“天人物我”四大学类,避免一般学校仅依“学科”属性提出“分类选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5]课程架构之缺失[6],以“信念之网”(web of belief)为分类背景——此背景深信单一概念的意义必须回到整体论(holism),如以本校办学目标而言,即“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内涵必须安置于一个圆融的(coherent)信念之网中[7]。此种全人教育观参考了米勒(R.Miller)的观点,他反省了五种对美国影响深远的意识形态,进而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反省;他认为教育不应是作为国家和经济体系的代理人,而主张通过文化史、系统理论、生态学、灵性和知识论等面向,重新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进而提出全人典范(holistic paradigm)的概念,以避免学习内容过于专精(specialized)或片段化(fragmented)[8]

根据林治平教授追溯的分析,此种全人典范信念在台湾中原大学成立的背景,主要是当时本校教师有感于现代化固然带给人类先进科技、开放的社会与累积的财富,然而,人却被局限在一个狭小范围内,以技术质量(technical quality)取代“心灵质量”(mental quality),亦使所教授的学生成为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专家”(uneducated expert)。教育工作者失去了终极目标与意义的追寻,也不知教育的真正目标何在,故而失去了教育的功效,甚至教育越普及,偏差越扩大。林教授强调,通识教育应该是一个使生物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人”的过程,应是一种“成人化”(humanization)的过程,而今天的教育却不以此为目标,只从技术与效率层面,把人一变而为物;人本体性的价值全被抹杀,教育本身反而成为后现代学者所指责的“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过程,教出的学生成为“单面向的人”(one-dimensionalman),“物化”现象日趋严重,人失去了其位格(de-personalization)。此种教育使人“只见树不见林”、短视褊狭,缺乏宏观的胸怀和眼光,使人变成一个技术性产物[9]。(www.daowen.com)

在此反省后,本校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并落实于课程。依此理念,本校将通识课程分为“天人物我”四大学类:所谓的“天”,在探讨生命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形上思考,着重于宗教信仰、灵性关怀、生命意义与价值判断等基本素养;所谓的“人”,着眼于理解人类社会中之群体现象与互动原则,关注公民素养、社会关怀、历史思维与多元文化等基本素养;所谓的“物”,致力于加深个人科学思辨能力与永续关怀,重视自然与科学、科技与文明等基本素养;所谓的“我”,借由孕育个人主观经验而产生深度生命意涵,致力于情意与美感、沟通与表达等基本素养[10]

本校“天人物我”的分类架构可以算是四种思维方式的建构,但是最终不离开“生命意义”与“天人关系”的探讨。生命意义是保障人的学习动机、成就各种专业创造力的根本,而天人关系则属于促进动机意义化,进而形塑深度文化,提升整体人类文明理想基础的范畴。此四大学类的规划目标在于追求全人教育“四种平衡”的发展。这四个平衡准则,林治平院长的解释是:追求“专业与通识的平衡”“人格与学养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以及“身、心、灵的平衡”[11];在此准则下,本校通识教育方以全人教育为本。其中的信念目标在于:“通识教育应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教育课程,因此我们希望借着整统的课程设计,引导受教者认识自己在天人物我间的定位”。同时,我们也注意“校园环境、宿舍安排、课外活动、行政运作(礼仪典礼)等潜在课程”,“这些潜在课程有时候比正式开课、授予学分的通识课程更为重要”[12]。在此理念指引下,本校每年举办一百场左右的通识活动,参与学生人数高达万人以上,其中更有上千位校外人士自主性参与本校各项通识艺文活动,此举对提升中原大学所在社区的艺术与人文素养有深化作用,亦属本校本着在地连结与促进社会参与(outreach and engagement),肩负起大学的社会责任的积极表现[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