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相信大学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为社会“制造”专科人才,而是培育“具备领导意识的公民”(Citizen Leaders),这种领导意识应该由广博的学识、全面的世界观与开放的胸怀构成。为此,大学视通识课为本科生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自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复归四年制后,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均须修读15—21学分的通识教育,其中6学分属于两个必需的大学通识基础课程:“与人文对话”及“与自然对话”。这两个科目要求学生学习包括《论语》《庄子》《可兰经》《理想国》《物种起源》和《沉默的春天》等二十多篇在内的中外经典。大学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教授指出阅读这些经典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全盘接收经典的理念,而是希望学生能察觉经典内容的差异或冲突,并挑战经典的价值观,从而重塑对世界或生活本身的看法,成就个人的观点[5]。这两个通识基础课程希望学生在大课及导修课中能通过阅读、讨论、反思及写作等学习活动去处理经典,令经典的学习变成一场又一场不同形式的持续对话。同时,梁教授指出,通识课的参与者应该都是“自学者”(autonomous learners)。他们的学习成效不应该只由一个考试评级或评分来代表,而是应该体现为对文化差异、全球关怀和人类知识的界限等众多范畴的高度自觉,同时,也能以口语及写作表述广受认同的论点[6]。由此而言,学术写作无疑是比考试更适合作为通识课学习成果的考核方法。
史壮文(Strongman)指出学术写作就是以特定的读者或听众为目标,小心地选词择句来传达复杂概念的活动[7]。这些复杂的概念,是个人对特定学科或课题的研思结果。要适当地运用词句表述这些结果,就需要对个人的研思过程,包括认知、理解、诠释和反思等有一个后设和深入的反省,也要照顾接收对象(读者)的期望,所以论文表述的格式及风格均应有严谨的处理。香港中文大学的两个通识基础课程均不设期末考,学生只需提交一至数篇思辨短文和一篇学期论文。两种论文都可以择以中文或英文撰写。卫乐拉文(Walraven)认为思辨短文是一种专门培养批判性思维、令师生均能受益的学术写作[8]。思辨短文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没有完整结构的学习笔记;另一类则是结构完整的论文[9]。思辨短文的篇幅比一般论文短,而专求呈现个人的批判和反思,内容可以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学习经验或对特定课题的理解[10],所以通识课教师会要求学生撰写结构完整的思辨短文,以思辨短文充当学期论文的先导,让学生在撰写学期论文前,先熟悉以合理的思考方法及适当的行文方式(格式)表达个人意见。两种学术写作均要求有诠释说明和深入议论,希望学生能通过撰写严谨的论文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掌握评估重要学科理念的方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