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认知与未来提升-通识教育评论.2019春季号

深度认知与未来提升-通识教育评论.2019春季号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写作与交流”课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但这门课程的建设毕竟刚刚开始。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国内理工科写作与交流教学的发展是我们期待的战略目标。但“写作与交流”又不仅仅是一门课,而是学生成长和能力提升的一个教学体系,是普遍的教学要求。不同课程群落的写作与交流训练,相关的写作竞赛、交流活动,老师们的写作示范引领等,都应当成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

深度认知与未来提升-通识教育评论.2019春季号

目前教学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这门课程尚有不少地方需要补足、深化和夯实,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虽然“写作与交流”课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但这门课程的建设毕竟刚刚开始。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从多方面继续努力,推动其全方位、立体式生长。

首先,必须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写作课校聘专任教师只占写作教师的三分之二,与开课时计划的两年内实现全部都是专职教师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此外,目前的所谓“小班”,学生人数平均都在30人左右,与最初设计的20人班额也有较大出入。按照目前每位专任教师每周4个班共计120人左右的教学任务来计算,一位专任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几乎每隔一周就要评阅120份左右的学生作文——这样的工作强度无疑是巨大的。因此,为完成未来每年1 000名甚至更多本科生及今后研究生和留学生层面的写作教学和指导,保证教学质量,在接下来时间内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大优质写作专任教师的招聘力度。

其次,有必要推动写作教育从本科课程逐渐向研究生课程辐射。事实上,目前理工科类研究生的写作能力状况也不乐观。“写作与交流”开课以来,南科大已经有不少院系领导和教授们表达意愿,希望将这门课程引入研究生教学,尤其是论文写作教学之中。考虑到本课程在本科层面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师资匮乏,为慎重起见,人文科学中心暂时没有展开这方面的调研和构想。不过,随着本科课程建设的成熟,将其拓展至研究生教学层面也有必要提上议事日程。除了开课,设立学校一级层面的“写作修改工作坊”或者“论文诊所”也是不错的办法。(www.daowen.com)

再次,在狠抓教学的同时,有必要逐步开展相关的写作教育科研工作。写作与交流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建设一门或者几门课程,它实际上是通过“文理兼通”的跨界素质的养成,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并促进当代新型人才成长,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重要的科研目标来推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品牌来打造。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国内理工科写作与交流教学的发展是我们期待的战略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开展相关教学科研活动,组织师资培训。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用3—5年时间,逐步将南方科技大学建成国内理工科大学的写作教学重镇。“写作与交流”作为一门课,在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不能有丝毫马虎。但“写作与交流”又不仅仅是一门课,而是学生成长和能力提升的一个教学体系,是普遍的教学要求。不同课程群落的写作与交流训练,相关的写作竞赛、交流活动,老师们的写作示范引领等,都应当成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