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南科大的重点人文通识必修课,“写作与交流” 课程的开设需要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开”和“怎么开”。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实际上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开课部门应当加以专业性解决的命题。为此,人文科学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宏观的开课理念、教学内容审定、人员队伍组建,到微观层面的教学大纲设计、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调整改进,都作了充分论证和精心准备,严格把控课程建设的每一环节。
(一)课程理念:为交流而写作,以写作促成长
不成功的写作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将很多理念和价值,譬如经典文学修养、系统的文体意识和批评鉴赏等都强压到一门仅32学时的基本能力训练课程上,导致顾此失彼。第二,缺乏明确的开课理念,导致课程定位失当,教师以知识课、素养课和理论课的授课方式来对待能力课,结果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业余时间里,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时间进行写作的实战训练,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说起。鉴于此,我们的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吸取了这类教训,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成长写作”这一理念,即:为交流而写作,以写作促成长,学生写作与交流的能力训练成为整个教学的重心和教师考评的核心指标。
首先,明确提出写作能力是我校理、工、医、商各科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表达和交流技能,“写作与交流”是一门重要的核心通识能力训练课,不合格就不能毕业。由此,这门课程的重点便在于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写”与“说”的技巧。要确保技能训练的真正到位,将课程定性为通识“必修课”正是必要前提,小班授课则是基本形式,“写”与“说”的综合练习将成为课程要求的重心。
其次,明确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学会交流表达、实现文字和语言成长的充要条件。应当注意到,“从高中到大学,不仅是一个成才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少年到青年转变的‘成人’过程”[4]。一方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无法避免的交流与文体写作任务,无论愿不愿意,写作都是其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写作训练过程中,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社交礼仪等各方面的综合历练必将带来认知、思辨、交际等各项能力,甚至个人风度方面的全面提升,由此有效地促进个人的成长。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设计课程,将能有效革除以往把写作课上成中文系文学欣赏课、“高四”语文课与无所不包的文体知识大全课的弊病,在进行必要的、少而精的课堂讲授基础上确保充分的能力训练,进而引导学生从“成人”“成才”的角度来理解大学写作的意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再次,我们也意识到,在“能力”这一原则总纲下,各种类型的写作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总是多元的。因此,“写作与交流”不应当被当作一门孤立的写作课,而是隶属于人文科学中心写作与交流类通识课程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课程运行过程中,既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侧重实用写作的特点,也要主动寻求并实现与其他写作通识选修课程,如“诗词格律与古诗词写作”“中文写作与语言认知”“各种文体写作”“科幻创作”“想象力入门”“朗读与演讲”等课程之间的互渗互补,形成规模化的课程群落,最大限度地确保教学资源的相互促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类课程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篇期末课程论文,这实际上也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从更大层面上的体系化方式帮助南科大同学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其在写作、交流与人格成熟等方面的全面成长。
(二)课程内容:板块组合与任务规定
教学基本内容的确定是一门课程由构想变为现实的关键。“写作与交流”课程根据“为交流而写作,以写作促成长”的理念,围绕“以交流为目标的写作涉及哪些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在成长中必然面临的写作任务有哪些”两大问题展开布局,确立了三大内容板块,即“口语交流”“应用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本门课程致力于通过这三大方面的集中讲授与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巧,有效应对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求职工作中的各类写作与交流任务。
(三)目标设定与大纲统筹
由于“写作与交流”的教师人数较多,如何做到既鼓励每位老师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长,又确保教学内容和相关技能训练的整体性与课程逻辑进度的一致性,就成为教学展开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起课程领导小组与写作教研室主任以及各位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为此,“写作与交流”教研室实行了定期组织专门会议和网络微信互动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在每学期正式开课前一个月,开会研讨、明确该学期的课程教学目标,细化各周教学内容,并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及春、秋季学期学校教学方面的不同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整体说来,本课程在知识、能力、价值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下:(www.daowen.com)
(1)知识目标:明确大学写作与口语交流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使学生熟知各类文体,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
(2)能力目标:通过针对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既能独立、合格地完成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任务,从容、有效地应对各类社会场景下的语言交际活动,也能条理分明、准确有力地发表自己的专业见解。
(3)价值目标:改变理工科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轻视写作的倾向,尤其是依赖当下网络写作模板的状况,使之真正认识到写作与交流技能对其专业学习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大纲中,“口语交流”“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比重最终大致确定为1∶2∶4的比例,以突出论文写作教学的核心地位。同时,在口语交流技巧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只选择在理工科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口头交流场景和文体加以集中学习与训练。具体说来,口语交流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限时陈述与主题发言两种,前者帮助学生学会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或评述事件,后者帮助学生学会学术交流和会议发言的技巧。应用文写作的练习则主要涉及计划、总结、报告(主要是读书报告与实验报告)、书信(包括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中的申请书、求职信两大类)、启事五大文体,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有效、轻重分明地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在大学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中势必会遇到的文体写作方法。
事实证明,这份着眼于“能力”和“成长”的教学大纲是合乎教学逻辑和接地气的,为任课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一份有力的集体保障。
(四)考核方案:两级评价与组合成绩
首先,课程成绩的评定有意打破“GPA主义”的垄断,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举措保持一致,实行二级制而非十三等级制记分方式,坚持课程成绩不计入GPA,以此逐步引导学生改变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以更为纯粹的心态投入自身写作与交流能力的实际训练之中。其次,放弃单一的期末测试方式或“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的传统评分方案,采用“考勤+平时作业+期末小论文”的三合一记分方案。其中,正式计入成绩的平时作业多达6次,分别是口语交流1次、应用文写作2次、论文相关写作3次,力争最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整个学期各个内容板块的学习效果。
(五)实践反馈与改进调整
课程实施能否成功需要依靠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无论开课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细致,在课程具体运行的过程中仍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对这些预料之外的情况,课程领导小组和教研室做到了及时应对、调整改进,从而确保了教学的稳定进展。
例如,在第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为了突出写作板块的重要性,三大教学板块的学习顺序依次为“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口语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发现“口语交流”板块放在最后虽有助于从一开始就集中于写作的训练,却也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练习最后两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技巧,以致削弱了这个同样十分重要的部分的教学效果。进入新学期之后,利用修订教学大纲的机会,领导小组将“口语交流”板块的学习时间由学期后期调整到了学期初。从本学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调整不仅有效保证了口语交流技巧的训练时间,对写作教学也有很好的互补作用,而且似乎更加契合本科新生对课程的心理接受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