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写作类课程并非从当下才开始,而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人们对其中的很多写作课程并没有特别印象,甚至对其教学效果往往不满,原因就在于高校往往在开课时缺乏对于学生整体写作情况的调研,缺少对本校教师和学生写作能力状况的充分关注与了解,缺乏对写作教学难度的认知,把写作教学看得过于简单。这样的做法使得这类课程通常开成“高中四年级语文课”或者“文学名著选讲课”。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对这类课兴趣不大,从而造成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选的尴尬局面,其结果往往是轰轰烈烈开场,悄无声息收尾。
对这些经验教训不可不予以警惕和重视。鉴于此,南科大“写作与交流”课程的构想与设计从一开始就坚持以本校理工科为主,兼及特色文科和走创新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大群体之间做到通观合览,充分考虑每一个课程相关群体的期待和问题——所谓“三方调研,双向定位”——以解决最重要的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以往写作类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定位与学生需求等方面相对脱离的弊病。
其一,课程定性。在吸取以往同类课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保障课程的覆盖面和教学质量,将“写作与交流”确定为全校本科生的2学分通识必修课程。这意味着无论学生选择的专业是什么,无论其是否充分认识到写作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性,没有修读该课程就不能毕业,从而在教学体制上保证了课程的全覆盖。
其二,课程定位。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写作教学的有效经验,加深对写作课的理解,如吸收美国教育体系中的母语写作课“砥砺思维能力,培养交际能力,提升媒介素养”的价值思考[3];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情况展开全面调研,准确掌握了其实际写作交流能力普遍有限而生活方式又比较“宅”的整体情况。以此为据,在将“写作与交流”定性为通识必修课程的同时,将其定位为一门“能力”训练课程,全力以赴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促进学习者对象意识的养成,提高其交流沟通的主动性。至于陶冶性情的精神性、文学性培养任务则更多留给其他系列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去完成,写作课没有必要承担太多使命。同时,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任务重、课后练习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的相关能力训练大部分都要求教师当堂组织完成,其课堂时间占比不应低于40%。(www.daowen.com)
其三,课程管理和队伍组建。在开课工作正式进入议程后,人文科学中心迅速成立了由陈跃红讲席教授、李蓝讲席教授、杨果副教授组成的课程指导小组负责课程的总体设计,并统筹安排各项相关工作。两学期以来,指导小组先后五次开会讨论教学问题。开课前又成立了“写作与交流课程教研室”,由杨果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师资方面,我们清楚意识到,为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写作教学队伍而不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经学校决议,本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被定位为职业化的“写作专任”教师纳入校聘教学系列。规定所有引进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中外名校博士毕业;有较强科研能力;2—6年丰富的创作或相关教学经历;个人写作能力较强。在教师工作量的设定上,从本课程侧重训练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充分考虑到课程教学的难度,根据实际情况在人事聘用时给专任讲师以不同于其他教研系列的认定。此外,鉴于当前研究生写作能力普遍一般的现状,暂时不聘用学生助教。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教师作业批阅与交流指导方面的工作量,因此中心向学校申请,适当减少写作专任教师的规定课时量。本着这一队伍建设思路,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人文科学中心迅速招聘到岗一批校聘专任写作教师,还外聘了几位兼职教师,以30人的班额在2018年秋季学期开设出14个班的课程,2019年春季学期继续招聘,开设了20个班的课程,提前一年实现了学校要求2020年新生年级全覆盖的目标。接下来,中心还将继续选拔招聘优秀师资,以保证课程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