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复旦通识教育中的写作能力培养:解析与成果

复旦通识教育中的写作能力培养:解析与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复旦大学写作能力培养概览在复旦,学术写作能力培养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专业院系和通识教育。另一方面,许多院系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学术写作必修课,这些课程的设置既体现了复旦的许多学科一向有重视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传统,又为未来复旦强化写作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复旦通识教育中的写作能力培养:解析与成果

(一)复旦大学写作能力培养概览

在复旦,学术写作能力培养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专业院系和通识教育。专业院系层面的学术写作培养致力于学生在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的说理能力的深化与专业性。一方面,复旦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比较齐全,相关院系的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论文,因此学生在修读专业课程时能够较多地接触到各类学术写作训练,加之所有学生都要经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洗礼”,因此学生对学术写作的要求和规范形成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许多院系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学术写作必修课,这些课程的设置既体现了复旦的许多学科一向有重视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传统,又为未来复旦强化写作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专业院系提供的学术写作培养大多面向专业学生,从学科覆盖而言,以人文社科类学生为主。在大环境日益强调学术规范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理工医学生的基本学术写作能力,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让所有学生能够在更为“普遍”和“通用”的意义上锻炼学术写作基本功——例如,归纳(记笔记、做文献综述)、评论(写读书报告、回应别人的观点)、论述(组织运用资料、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撰写更为完整的短论文和长论文,上述这些方面,通识教育将发挥主要作用。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层面开展的学术写作训练可以实现最大的普惠性。

(二)复旦通识教育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定位

复旦通识教育中的写作能力培养致力于使学生对大学写作形成充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认识到这样的培养对未来的影响,然后形成自我反思。据此,写作能力培养目标是要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平均写作水平,注重的是基本功训练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1.写作培养的闭环与写作过程的自觉

写作的自我意识首先在于认识到一篇论文的形成过程和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怎样产生问题意识,如何论证问题的重要性,也涉及一些基本功,例如阅读文献、提炼观点、综述与评价等;还涉及谋篇布局,运用相应文献或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及形成对好的学术论文的鉴赏力等。

上述自我意识的形成,需要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的各环节,最终形成写作培养闭环。写作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应该与课程的其他环节水乳交融在一起,在环环相扣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对写作的理解和重视。

以复旦核心课程中的第一、第二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为例。由于课程本身的性质,相比其他模块,这两个模块在写作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讨论稿、长/短论文、读书报告等成为这两个模块中许多课程采取的主要考核方式。然而,这些都是学生修读课程的成果,要形成这些成果,离不开前期的阅读、讨论、构思、写作、反馈、修改/写作、继续阅读、继续讨论、再反馈、再修改/再写作……

因此,这个写作能力培养闭环可以不停运转下去(见图1)。事实上,写作数量多,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最好的方式是促使学生不断反思已经写出来的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修改。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重复的事情,但实际上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要做的事都不同,只有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从而形成写作的自我意识。事实上这恰恰就是通过不断内化来将写作能力变为一种可迁移能力的过程。

图1 写作能力培养闭环

2.写作基本功与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写作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非常同意国外许多大学的做法,将写作过程加以分解,主张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式指导。

期待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写出一篇漂亮的学术论文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必须对学生的不足有所包容和理解。这种包容和理解体现在:我们在指导过程中有没有根据学生程度来设计指导方案;当我们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详尽地描述具体要求以及提供一定的阅读指引。

追求创新性固然是学术写作的目标,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对学生而言,形成创新点并不容易,创新性观点要基于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体会创新观点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认识到创新性的形成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在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之前往往先要弄清楚前人的观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楚地概述别人的观点并对其有所评论。对学生而言,掌握这些基本功比要求他们形成新观点更为重要。因此,写作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他们在现阶段可以把握的,例如,能够用最恰当、简洁的语言概述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围绕某个特定问题的相关讨论,对搜集的资料有所鉴别,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前人的思考做出评价等。创新性往往存在于对过往研究的比对和评价之中,只有对过往研究有充分的把握,才能找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即形成问题意识。

当形成一个确凿的问题意识并非常自信地认为可以展开讨论时,接下来涉及的是整合已掌握的资料,让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为我所用,形成漂亮的说理。这是第二步,即组织布局。

在第二步中要考虑如何分解问题。很多时候不是直接证明一个大问题,而是需要层层推进。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有非常恰当的节奏感,通过问题的分解让学生感受到逐层展开推进的节奏极为重要。

最后是逐步把思想落实到书面表达,这是从思考到写作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需要提醒学生,要充分考虑读者,即写给谁,而写给谁决定了怎样写。

注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落实到某门具体课程时,意味着写作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也就是说,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明确各阶段的写作要求和目标,在学期的不同阶段要求学生进行不同的写作训练。例如,有的老师会要求学生较早构思课程论文,在学期中提交论文大纲或初稿,老师对大纲或初稿给出反馈意见,学生继而完善成文。这样的做法保证了学生在修读课程的整个过程中都在思考如何写作,写作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比在学期末布置写作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效果更佳。(www.daowen.com)

与培养的循序渐进性相应的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变化的评估。在这方面更为合理的是关注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学习表现在修读课程前后的变化,而不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横向对比。

(三)通识教育中写作能力培养的具体举措

通识教育中的写作培养致力于形成课堂内外和线上线下相互补的学术写作培养体系,通过课内外的合力在师生中推动重视写作的文化。具体内容包括:在课内,写作能力培养作为复旦通识教育2.0阶段新一轮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深化,与此同时,以写作培养为抓手丰富助教培养内涵。在课外,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统筹规划线上、线下资源,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普泛化、基础性的辅导和帮助:建设通识教育中心写作指导网站,线下开展多元的写作指导活动,基于校内开展的写作指导讲座制作视频课程、出版教材,促进知识共享。

1.写作能力培养作为通识核心课建设的重要环节

统计2018年秋季学期核心课程七大模块中以课程论文为期末考试形式的情况,前三个模块的比例较高,尤其是第一模块,28门中有21门课的考核采取了论文形式。

课程是学术写作训练的主要载体,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将写作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是最理想的写作训练方式。只有与课堂内容充分结合,学生才能够在思考和写作循环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起写作的自我意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一轮通识核心课建设将重点推动写作能力培养,使其成为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让写作要求体现在考核的各环节,亦即在考核中增加写作要求比例。

在课程中进行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和助教对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指导。然而,这往往受到诸多制约,对参与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助教——提出了巨大挑战。挑战主要在于教师重视和投入的程度以及助教的能力。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在现行体制下,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科研压力,这往往造成教师能够投入教学的精力极为有限。此外,目前许多课程的师生比并不理想,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覆盖率不高[8],多数课程为五六十人至上百人不等,而助教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凡此种种,都使得目前在课程内部强化学术写作训练并不乐观。

为解决上述矛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在新一轮通识课建设中尝试一系列举措。例如,支持一部分课程转为小班教学,让教师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一位同学;在部分3学分课程中尝试“2+1”模式,以“1”学分专门作为写作学分(部分3学分课程中的“1”学分为小班讨论),采取这种模式的课程将在课表上做出特别标注,1学分的安排肯定了学生在学术写作方面的投入;对于以各种类型的写作为考核方式的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大纲中详细描述写作要求。

我们发现,老师们往往会感慨学生连最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技巧都有所欠缺,于是不得不从一些最初级的内容讲起,甚至很多时候要对学生论文的错别字和遣词造句都要进行指导,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针对这种情况,通识教育中心将对写作指导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实行分层次、分步骤解决,通过课外的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助教培训,解决写作指导中涉及的一些前期的、初级性问题。

2.将提升助教的写作指导能力作为助教培训重点

助教能力养成一直是复旦通识教育中心非常重视的工作。助教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尤其是目前大多数课程的小班讨论由助教主持,其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课程质量,因此,着力优化助教培训体系,将提升助教的写作指导能力作为助教培训的重要内容,是近期复旦通识教育中心的工作重点。

在2019学年的助教培训中,通识教育中心根据学生修读通识课程应具备的基本学术素养来相应地定义助教应具备的指导能力。未来还将设计助教资格认证机制,只有参加过一些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课程,才能得到许可走上助教岗位。助教培训的预期目标是让助教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协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基础性问题,从而适当分担任课教师的教学压力。此外,我们也希望助教在培训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和理念,从中吸收更多的经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网络资源建设

除了任课教师和助教在课内发挥合力外,在课外发挥作用的是由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的各类写作指导活动。建立写作指导网站是通识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网站的构思立足于为学生提供各种自学资料,开发自查自检系统。自查自检系统主要针对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正式提交各种书面作业前进行自查和纠正,自查内容包括错别字、查重(是否抄袭)、引用注释规范等,未来这一自查自检步骤将成为递交课程作业前的指定动作,希望通过这个步骤能够适当减轻教师和助教的负担,亦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4.多元的课外写作指导活动

线下写作指导也是复旦通识教育中心近期工作重点。自2017年秋季起,通识教育中心围绕写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组织了系列讲座及工作坊。至2019年春季,又举办了13场系列讲座。学术写作系列讲座邀请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他们从各自视角与同学交流了学术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如论文的选题策略、如何形成问题意识、谋篇布局、如何做文献综述、如何论证、如何整理分析数据、如何更为规范地写作、如何做笔记等。讲座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此外,通识教育中心还开展了一对一写作指导,给同学们提供面对面交流指导的机会。

5.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写作文化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助教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他们构成了学习共同体。因此,通识教育中心还通过举办征文活动营造共同体的写作文化。2018年春季学期,通识教育中心主办了第一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比赛,向全国高校本科生收集优秀通识课程论文。上千篇投稿经过几轮评选,最终入围40篇文章。这次课程论文比赛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加强了大家对学术写作的理解和重视。

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更多地体现在具体课程中老师的有意识的促进,尤其是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性学习,这与写作文化的形塑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有的授课教师采取请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一个“审稿人”或“编辑”的角度来看别人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再以这种作为旁观者看到的优缺点来反观自身;往往这种同侪间的学习比教师的教导更有效,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这是典型的在互动学习中获得共同进步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