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校史传统揭秘

通识教育评论:校史传统揭秘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清华校史,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都很重视说理写作的训练。民国时期的清华写作教学,离不开朱自清的擘画与付出。在朱自清的理念中,国文的读赏与写作,皆具要义,不可偏废。[11]既表达了对当前写作课所要承担的职责的预期,同时也与清华固有的说理写作传统一脉相承。

通识教育评论:校史传统揭秘

回顾清华校史,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都很重视说理写作的训练。早在清华学堂时期,高等必修科目便有“国文”“修辞作论”两门[2],“国文” 偏于文学,“修辞作论”则偏于说理。周诒春校长尤其重视国文的说理功能,“他对国文的重视,也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将国文教学定位于“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这一传统在以后清华学校时期也有脉络清晰的传承,罗隆基曾进行过如下概括:

清华之国文,非专科的,乃普通的;非美术的,乃简明的。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苟能达心意,明事情,则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者,非吾学生志也。[4]

罗隆基所论及的“达心意,明事情”的文章,重头便是将来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说理文。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清华园,受新文学和西方翻译小品的影响,校园写作呈现出“走向纤弱趣味的一方面”,尽管“文字非常活泼美丽,结构颇为缜密”,情调却绮丽而乏理性[5]。吴组缃以当时清华园中的代表人物灌婴余冠英)为例,认为其“文章里只有一团温婉委曲的情绪,绝没有所谓‘理’的东西存在,所以竟有点‘理不胜词’”[6],故亟须以筋骨思理矫正之。(www.daowen.com)

民国时期的清华写作教学,离不开朱自清的擘画与付出。在朱自清的理念中,国文的读赏与写作,皆具要义,不可偏废。朱自清、杨振声于1929年所拟定的《中国文学系课程总说明》,重视对中国式的“精神、气味、格调、思想”的培养,并且将白话文习作列为必修[7]。至1934年,朱自清重拟《中国文学系概况》,将研究和写作并重,“国文课分为读本及作文两项”[8]。西南联大时期,朱自清有感于“青年学子的国文程度的低落实为国家的隐忧”,遂与西南联大同仁浦江清、罗庸、魏建功、王力等共同创办《国文月刊》,刊物的宗旨之一,便是对写作的条理畅达加以指导,使得《国文月刊》上“关于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论文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壮丽景观”[9]。比较有代表性的写作研究,如高名凯《中国语的特征》、吕叔湘《语文杂记》、魏建功《中国语文教育精神和训练方法的演变》、张存拙《中国国文教材的改进和社会本位文化》,皆就写作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从20世纪20年代以降,清华校园的国文教育形成了对“什么是好文章”的共识,即义理之清晰与文辞之优雅并重。当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读到清华毕业生潘光旦的《冯小青考》时,也不由地赞叹其文章思维之清澈与感情之充沛二美兼得。当杨振宁教授谈及科研工作者写作风格时,更是借用“秋水文章不染尘”来综合这两点融合时所能呈现出的境界[10]。2018年5月,彭刚教授在谈到清华写作课时也说:“将自己独立思考后得出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能够对自己的目标读者有足够的说服力。更进一步,是做到优雅地表达。”[11]既表达了对当前写作课所要承担的职责的预期,同时也与清华固有的说理写作传统一脉相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