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源于逻辑教学改革,迄今已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1989年12月,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完成的“逻辑学教材与课程改革”教改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此后我们把强化学生对逻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引导以提高其实际思维能力,作为新一轮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1996年,为了适应和满足当时高校逻辑教学的新需要,经修订的《形式逻辑》(第三版)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被广泛用于校内外非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导论性质逻辑教学。2009年,该教材第四版出版,2011年荣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1999年,彭漪涟主编、教研室同仁集体编写的《逻辑学基础教程》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尽可能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思维实际、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素质的逻辑学教材,一经出版即获得积极评价,被全国各地的高校广泛采用,并不断修订再版[3]。
如果说上述两种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更多地是面向非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导论性质逻辑教学,那么随着逻辑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从21世纪初开始关注如何把逻辑教学改革与通识教育、批判性思维教学结合起来。2000年2月,笔者发表《社会的民主化呼唤逻辑教学的改革》一文,强调21世纪我国社会将朝着更加富强、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进,以论辩合理性为基础的自由讨论、公共论辩将构成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而有效论证与论辩的能力不是先天的,这就要求其成员通过后天训练来提升有效论证和论辩的能力。另一方面,笔者指出,以日常生活、学科领域和公共空间中的实质论证为研究对象的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是逻辑现代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建议改革现行逻辑导论教材,构建一个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有效论证与论辩)能力为目的的逻辑教学体系[4]。这一设想引起了国内同行的重视,被认为代表了当时我国高校逻辑教学改革的第三种思路,即“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举”[5]。
在此后的数年间,我们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了有关逻辑教学改革、通识教育建设以及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各种研讨。2004年1月,笔者在上海逻辑学会2003年年会上作了“论批判性思维的性质与意义”的主题报告;5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精品课建设高级研讨会上,又就逻辑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进行了发言。2005年6月,在上海逻辑学会举办的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建设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的专题报告。在2006年发表的《从构建通识教育平台看高校逻辑类课程的改革》一文中,笔者明确指出,构建通识教育平台是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逻辑思维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逻辑类课程应该成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变当前我国高校逻辑类课程不能完全适应构建通识教育平台需要的现状,必须从提升课程地位、创新教学内容、建设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诸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6]。2007年12月,上海逻辑学会召开“逻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新世纪中国高校逻辑教学研讨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笔者又受邀作了题为“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素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的主题报告。[7](www.daowen.com)
在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研讨的同时,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华东师大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中不定期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逻辑导论”等课程,其中“逻辑导论”在2006年被纳入校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建设项目。该课程不是为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逻辑导论”的简化版,而是以论证的识别、分析、建构与评估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2013年3月,华东师大启动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2014年3月,学校召开通识教育校务专题会,全方位探讨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建设路径等问题,并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改名为“通识教育精品课程”。鉴于在前期教学研讨与教学实践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与经验,由笔者作为主讲教师主持申报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在2017年5月入选校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标志着华东师大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