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启立*[1]问: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具有哪些特点?正如有学者所认为,师范教育的基础与通识教育之间有隐秘的内在联系。因而,华东师大的通识教育确实是有内在的必要性,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概而言之,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第一,文理兼修。六十多年来,华东师大培养出了众多的作家、批评家、诗人、哲学家,我认为是与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分不开的。

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思考

雷启立*[1]

问: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虽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范类学校,但比较一般综合性大学,的确葆有极具师范特色的“育人”传统。正如有学者所认为,师范教育的基础与通识教育之间有隐秘的内在联系。师范传统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培养未来的教师,其目的不只在教书,更是育人,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全人”。成为一名教师,需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受人敬仰。因而,华东师大的通识教育确实是有内在的必要性,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曾在1934年阐发他关于大学教育的理念,是谓:“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智慧的创获”指智性的锤炼和创新,开蒙启智,创获智慧;“品性的陶熔”强调培养人的德操品格;“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人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将这三句话译成三个英文单词,即:creativity,character,community。其中就贯穿着教师应有的品格。

概而言之,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

第一,文理兼修。2007年华东师大招收免费师范生(今称公费师范生)时就建设了一批通识课程,要求文科生必须修读“大学数学”“大学统计”“数学文化”“统计与调查方法”等数理类课程;理科生必须修读“大学语文”“国史纲要”“国学原典”“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等人文类课程。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这些课程也逐步被打造成系列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文理课程互修,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改革,丰富了课程内涵。例如,“大学数学”课程就衍生出了数学文化。2012年,华东师大数学系几位老师组织学生创作了“数学话剧”,把数学中的故事排演成话剧,迄今已经排演8部,例如《几何人生——数学大师陈省身》《哥廷根数学往事》等,不时在学校公开演出,也曾到各所中学、大学、社区演出,受到广泛赞誉。

第二,重视经典。我们的校长钱旭红院士认为,要培养文理兼通、自由并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注重通识教育中的博雅。在他的推动下,今年,我们在新的通识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四大经典阅读课:《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共产党宣言》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同时也是正面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道德经》作为中国百经之首,是哲学辩证法的源头,论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它既是古代经典,也是逻辑方法、伦理方法,是中国历史上被译为外文最多的典籍之一。《几何原本》提供了一个以事实为依据,从公理出发、进行严密推演的几何学体系,是一部包含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的经典著作。《量子史话》的重要性,用钱旭红院士的话说,“如果不懂量子理念,就很难理解人类的现代文明,就难以弄清楚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迁”。所以,在这些经典阅读课程的背后,隐含着不只是学习某种知识和演算,更重在学习经典中蕴藏的理解世界的方法。

第三,强调阅读,重视文本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学习。当时的课程中,无论是学习古文还是现当代白话文,都安排有大量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这个传统保留至今。一方面,体验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生和社会,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在仔细阅读、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学习文法、写作以及审美。“大学语文”“文学教育”类课程当时就在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开设。六十多年来,华东师大培养出了众多的作家、批评家、诗人、哲学家,我认为是与华东师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分不开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文字能力、审美能力都和对文本的细读和分析相关,包括对作品逻辑结构的把握和体会,对社会的认知,对作品中人物细腻情感的体味,以及阅读过程中接受作者文字表达能力的熏陶,更不用说其间就灌注着的审美、情感的陶铸和品格的培育了。古人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经过思考后的开悟。关键是要“打开”,背后的推力就是老师借助作品开启、点燃学生。

第四,打通文史哲。我们主要通过建设跨学科的课程,实现文史哲的打通。华东师大曾建设过一门“经典合读——《史记·孔子世家》”课程,整合文、史、哲、教育四个系科师资力量,从不同学科视野和角度指导学生研读《史记·孔子世家》。同一部《史记》,历史系的老师注重的是考据、史实;中文系的老师看到的是文学分析、人物性格;哲学系的老师重在其中的思辨、批判思维;教育学的老师谈孔子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不同系科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作品、分析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多学科的碰撞中学习知识。又比如“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科学观”课程,授课教师是著名的地理学院教授束炯老师。这门课不是仅仅传授自然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比如课程要求学生将分形理论、蝴蝶效应、混沌理论等应用到自身发展及不同学科之中,进行课程论文撰写和小组课堂汇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我认为,通识教育课程中要实现跨学科的打通、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我们鼓励学生选读这些好的通识课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荣誉课程,加强课程的挑战度。

第五,打通本硕博。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将课程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以及研究生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华东师范大学有一些好的课程,如晋荣东老师的“批判性思维”,束炯老师的“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科学观”,罗岗老师的“现代城市文学与电影经典”,杜震宇老师的“食品安全与科学理性”等。教务处会为这些优秀课程配备青年教师或者若干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助教的主要职责是听课、协助任课教师做好授课准备、带导修小组等。华东师大有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还没有大学教学经验的副教授以下教师,入职后必须接受新进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担任一个学期的资深教师的助教后方可独立任教。此外我校的通识精品课程都有在大班授课之外开展小班研讨的要求。由于课程的选课人数多,为顺利推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制度,在请青年教师担任课程助教之外,我们还为每门课程配备了研究生助教。助教人选由教师进行选拔和考核,教务处对助教开展定期培训。青年教师和助教在听课之外,也要共同讨论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推进导修环节等。我们认为,助教制度非常有助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成长,他们担任助教的课程与他们的研究领域相关,因为随堂听课、小班讨论、期末学生优秀论文的选编等工作,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训练和提升,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习到如何组织教学、如何面对学生。我认为好的课程是培养未来师资的枢纽,华东师大的通识教育邀请优秀教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这个过程也是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好的硕士生、博士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讲教师的投入和付出是巨大的,但有利于形成“传、帮、带”的优秀传统。可以说,课程承载的不仅仅是课程本身,还承载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培养未来师资、传承学术共同体的作用。

问:如何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本科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如何把通识教育全人培养的理念贯彻、推进到全校本科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工作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华东师大每年暑期都会召开一次“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每年研讨一个主题,已经坚持了25年,2019年就是第26届了。近年来我们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我们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强调专业思想,而今天,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需要重新追问专业的含义,从一般的、偏狭的将专业知识理解为职业技能训练,转化为通过某种知识的学习作为手段来培养人的理念,因为知识本身是永远都教授不完的。钱旭红校长在最近的演讲中特别强调:文艺复兴时期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在当今世界,思维才是力量,如何挖掘、组织、利用知识,判断哪些内容是知识以及知识的真伪,这才是重要的,而且这种判断的能力其实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人们的观念正在扭转,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专业学分的压缩。经过不断的共同研讨,华东师大也在不断地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本科毕业的学分从2015、2016年的160多个学分降到现在不超过150个学分。增加通识课程的学分,减少专业课程的学分,这并不意味着缩水,而是意味着让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思维,减少死的知识,激发活的思维,这是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下的现实变化。

问: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2007年开始,华东师大的学生修读课程时可以进行文理互选,文科选理科课程,理科选文科课程,并且要求对同专业教师开设的课程进行回避,扩大学生的视野。以文理互选课程为基础,几年来我们逐步建构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2016级开始,要求每位学生修读4学分的通识必修课,其中包括2学分的数学统计类或文化传承类课程,以及至少2个学分的通识精品课程。另外学生还必须选修8学分的通识选修课程,共计12学分。目前,每年运行的通识课程有400多门次(160多门),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建设通识精品课程40多门。

2019年,在充分研讨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将通识课程分成三大板块。一是经典阅读课程,就是前面提到的四门课程,我们称之为“伟大的智慧”。该类课程强调通过读书和阅读,读懂中外先哲的思想与智慧,窥探人类社会的由来与去向,通过与“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言论”直接对话的方式,让经典文本本身成为理解文明的工具。我们对这类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同专业的学生至少要在该领域中任选1门经典阅读课程;教学中注重通过充分的课堂讨论和读书方法的指导,真正使学生“读”起来。二是核心通识课程,包括“理性、科学与发展”“实践、技术与创新”“思辨、推理与判断”“文化、审美与诠释”“传统、社会与价值”“伦理、教育与沟通”六个模块,学生必须在两个模块中共修读4个学分的课程。根据六个模块设置的目标,在原有通识精品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课程。该部分课程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围绕着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内容和安排教学设计;从对学习者具有休戚相关意义的问题出发,以社会发展的问题或人们生活的领域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学科的知识内容围绕着中心问题组织起来;强调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能力、心智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研讨和探究,体现出综合性的取向,尤其体现出通识教育的“通识”精神。三是分布式课程,包括“科学技术系列”“社会人文”“文艺体育”“教育心理”四大系列,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甚至掌握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在课程内容和形式方面,分布式课程属于各学科领域内的学科专业课程,但需要授课教师按照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新设计和改造。

新生研讨课是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系列之一,由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修读。课程以小班研讨形式为主,围绕教师选定的主题,通过“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研讨互动开展探索性学习。新生研讨课由各个专业的资深教授为本院系一年级学生开设(或领衔开设),让新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本专业相关的课程、专业领域相关的前景等有初步了解,重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新生研讨课既是专业上的准备,又为未来的研究生活打开窗户。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新生研讨课不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的,以研讨为特色;从教学目标上看,不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强调视野、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侧重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尽快找到与自己的兴趣、希望发展的方向相匹配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大方向,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或是一个领域。

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打通?(www.daowen.com)

华东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立足于人,致力于在理念、目标、课程、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贯穿通识精神,注重心智发展的健全和完整人格的养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打通的第一个方面,是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思维、方法上的贯通。在课程结构上,华东师大并没有组合成特定板块的“学程”课程,而是向学生开放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在修读过新生研讨课以后,学生可以修读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程的学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通识选修课这一类课程,而是把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纳入到通识选修的学分范围之内。一开始这种做法有一些阻力,有些人认为知识没有前后贯通,教学难以展开。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有所转变,因为课程贯通的是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第二个方面,我们开放了一些研究生的研究性课程供本科生选修,相应也开放一些本科生课程供研究生选修。这样做到了“本研一体”,以后我们也会准备建设类似“学程”、学科板块的课程。为了打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我们同时进行了另一项工作,在每个专业里面建设荣誉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难度比较大、挑战度高。

问:如何通过通识教育来带动整个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识教育的建设与推动的背后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教育理念或观念的改变,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职业、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教育对人的培养却要更为宽厚,不能越来越狭窄。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上的变化,从全神贯注于对系统知识的教授,转化成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创造性,对知识组织、架构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说,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学、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迁移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这个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例如,创业创新系列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在这个意义上说,专业、学科的知识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系统地看待问题,对知识架构的把握以及形成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地图,进而发挥其自主创造性的能力。换言之,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培养学生致力于未来发展的能力。大学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不是培养一个匠人,而是培养一个活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根据统计,毕业5—10年间,学生可能会换3—5种职业,也可能会转换到完全不同的行业,而学校要培养他转换职业的能力。这是一个理念上的转变。从这一意义上说,教授的专业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新的内容。第二,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下苦功夫阅读和研究的能力。现今的技术手段发展使得生活愈发便利、简单,但是我认为教育一定不能让人变得趋于简单。相反,大学的教学、研究一定要教导人应对技术的复杂,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原理,从而能够创造出复杂的东西。教育应该让人越来越复杂,以应对复杂的社会、自然变化、科技中的可能性,以及复杂的未来。第三,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人必须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沟通。而书写与表达,正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其含义就是传播、交往、交流,我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需要交流、沟通和理解。从阅读到写作的过程也是对问题思考的呈现,需要沟通和表达的能力,这是现今通识教育、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在上述这些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学生的其他能力也会同时增强,例如行政能力、管理能力、对未来的敏感度、把握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不仅通过通识教育培养,也通过专业教育进行培养。能力的培养贯彻在通、专的培养之中。好的专业教育实际上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不仅仅局限在专业里。相通不是指知识层面达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而是在于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能力、理解和思考,给予他成长的基础。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一些基础课,教授基础的专业知识。但只有这些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后者才能称之为今天大学教育的“成才”。这里所指的“成才”不是以本科教育为最终目的。大学的本科教育提供一个成长的基础,在之后的教育过程可以达到“专”“精”,“通”和“专”并不相互对立。学习思维方式,建立一个基本知识的地图,形成专业训练的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打好成长的基础,这就是比较好的大学教育。而“专”和“精”则可以在后来的研究中发展,在工作中发展。

问:作为师范类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如何看待本科教学?

这是个很现实的好问题。我想起童世骏书记早年在一次青年教师培训班上讲关于教学的三重境界说。他说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三项任务,与这三项任务相对应的就是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项任务是提供信息(informing),就是传授知识,把某种知识告诉学生。但在今天互联网检索技术条件成熟,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丰富而简便,教师还没讲完,听众已经查好了。教师如果把自己的责任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第二项任务是加深印象(impressing),现在教师可以运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比如声音、图像等,让学生更容易地加深印象,但把握不好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上课让学生专注听讲对教师是一大考验。很多段子手、网红教师,很擅长这个,但我觉得这些都不算真的好老师。第三项任务是激发灵感(inspiring),让学生不仅获得信息、记牢知识,而且由此激发学生探索创造,启迪学生。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老师、好教学状态之所为。因为“激发灵感”不像“提供信息”和“加深印象”那样与技术条件关联密切,是要面对活生生的学生,要真进入,背后是要有思想的。作为教师的三重境界的效果非常不同,我们把能做到第三重境界的教师称为“导师”。童书记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最重要的条件是活生生的教师本人,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善于进行师生对话,而且善于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在同伴面前的好胜心和荣誉感,这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都无法完全取代的。

问:华东师范大学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我们教务处设有国家级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华东师大所有青年教师进校后都要经历至少一个学期的青年教师培训,先集中培训两周,之后定期在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参加其他相关培训,教师参加了全部的培训并获得通过后才获得教学资格。培训内容包括听课、研讨、教学比赛等。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有6—8门培训课程,包括如何备课、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研讨沙龙等。我们每两年会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青年教师大奖赛。邀请校领导和上海市其他高校资深教授与同行专家来评点、研讨,青年教师踊跃参加。这样的教学比赛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研讨。也因此,我校青年教师连续多年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特等奖。例如我们某学院有一位青年教师,刚开始上讲台都不敢看学生,上课时更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评教分数自然比较低。带教导师通过听课和她分析原因,觉得她教学不是不投入,而是缺乏信心。于是指导她在熟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自信,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挑战学生。后来这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快改观,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也评上了教授。

问: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书院教育的特色是什么?

华东师大目前有四所实体书院,各具不同的特色。2007年建立的孟宪承书院,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的名字命名,是我校首个书院,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的现代书院之一。孟宪承书院以师范生教育培养为特征,以培养“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致力于创新和完善师范生培养机制和体系、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2017年,我校又先后建立光华书院和大夏书院。光华书院由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本科生组成,致力于培养具有“格致诚正”精神和“求是创新”素养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打造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教学相长”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大夏书院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外语学院和传播学院的本科生组成,侧重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在华东师大,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由所在院系承担,第一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与人格养成主要靠书院和课外滋养。书院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与院系专业学习环境不同而又互补的第二课堂学习生活环境。举个例子,师范生需要有一些技能和素养,比如公开面对人群的能力等,那么如何来培养这些能力?孟宪承书院有一个传统的“未来教师暴走” 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12次。学生携带教学工具,穿越上海的大街小巷,沿着精心设计的不同路线,在上海人来人往的某个地点(比如南京路步行街里面)架起黑板写几行板书,面对陌生人群传授某个知识,背后锤炼的是自己的勇气和魄力。大家从南京西路出发走到虹口区,一路走一路开展活动,锻炼了体魄,更锻炼了未来教师面对陌生公众演讲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注释】

[1]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传播学院教授,时任教务处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