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环境的体验,使他们能够适应将来在社会中的独立生活。在“通”与“专”的关系上,它们都面临现实的困扰。
(一)通与专的关系在开设课程中的困扰
首先是“开什么课”的问题。通识教育应该传授什么知识?专业知识在通识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有些学校已经在做深入的探索。
其次是“谁来开课“的问题。通识课程由什么教师开设?专业教师如何发挥作用?我想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储备足够多的通识教育教师,大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来自各专业,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等,他们在大学以专业教师的身份承担着通识教育的任务。如何使专业教师能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这也是现实的困难。换句话说,“通”与“专”既存在知识结构问题,也存在教师结构问题。
再次是“开多少课”的问题。全校要开多少通识课程?如何设置课程结构和种类?有多少教师、时间和教室?本科培养方案如何制定?每所大学对于开设多少通识课程、通识教育学分在课程体系中占多少比重,都有自己的权衡,很容易引起争议,也很难达成共识。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同,有些与通识教育更容易接近,比如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有些则差距颇大,比如自然科学类专业,尤其是一些应用性学科的专业。
最后是“怎么选课”的问题。各专业学生要修读多少学分的通识课程?专业培养计划怎么制定?各专业的学生或者说各专业院系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不同,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会提出各自的要求,甚至会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通识课程。
(二)通与专的关系在办学中的困扰(www.daowen.com)
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更全面的“通”与“专”的关系问题。
首先是院系、学生、教师各自的专业属性与大学的公共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我们大学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职责系统的组成,都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具有专业属性,如果缺少专业的概念,管理系统的运行都很困难。学生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从属于学校的某一个专业,他们对专业甚至比学校更有归属感。教师也是如此,他们首先要完成的是本专业的学术任务,院系首先要完成的是本专业的教学任务。中国大学曾经开设过公共课程,或者称作普通教育课程,就是为了解决专业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方面安排的不足。通识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大学中的院系、教师、学生各自都有专业,他们如何能更方便地享受全校性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通”与“专”的问题是大学格局和属性的问题。
其次是大学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乃至教学教育管理体制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的问题。至少从教育角度来看,我们大学都是按专业配置资源,按培养方案确定需求,供给则通过各专业院系教师的课程安排,恰恰没有安排通识教育课程的路径或机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大学整个培养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通识教育需要。
再次是大学与专业的关系问题,这是根本性的问题。大学原本的功能或能力,主要是培育学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知识进一步分化、职业进一步细化,大学面临着如何使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慢慢演化,成了各专业的集合,但事实上,专业并非只能靠大学举办。大学面临这样的挑战:既然办了很多专业,这些专业的公共属性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公共属性呢?因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对大学来说是“同一”的,如何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共同的教育,这当然要考量我们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理解。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大学的功能和专业的功能”,要考虑大学的知识管理、知识架构的问题,要考虑大学对专业的知识要求,然后是专业教学对大学的需要,这样才能组织和领导好专业,这两种思路,在理解“通”与“专”关系上是有差异的。
最后是学生培养的地位问题,这是贯通大学各专业的任务,是大学立身之本的问题。学生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有专业属性,但所有学生——他们的德、智、体各方面都需要在大学里得到充分的培养,这应该是大学的目标。这个目标如何安排到各专业,目前来看也是有困难的。培养学生是大学各专业、各老师共同的任务,全校师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学生培养的理念——理念如何在专业培养中体现,这恐怕是当前教育中要关注的根本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