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教育认为,12岁以下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好身心”。一个身心不和谐,或者身体羸弱、或者具有某种心理缺陷的孩子,不论他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不论他具有怎样特殊的才能和智商,都不能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因此,基础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身体健康、心态阳光。
首先是孩童的身心和谐。孩童身心和谐是指孩童个人作为自然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处于健康的一种状态。启元教育的绿色大体育、大课间、野外课程及拓展、春季及六一趣味运动会、足球、飞镖等主要支持孩子身体各项指标健康达标;知心姐姐、生活老师妈妈般的关怀、大队部“少年之家”与保健室重点把关学生的心理健康,使身心能够同步达到和谐阳光。其次,孩童的身心和谐也是一个超越生理学、心理学界限,具有广泛社会科学内涵和群体特点的问题。它是孩童作为自然人所要达到的身心和谐和作为社会人所要达到的身心和谐的统一,是一种建立在孩童个人身心健康基础上、能与社会和谐发展相协调的存在状态。把一粒种子埋入土壤中,如果有足够的水分和养料,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温度,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的叶片会慢慢变深(绿色、蓝色等),因为深色的叶片吸收光和热的本领较强,光合作用能够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它的根会深深扎在泥土中或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它的鲜艳芬芳的花瓣,可以吸引昆虫前来采粉;通过叶面的蒸发作用,植物可以调节叶面温度,这样树叶就不至于因温度过高而灼伤;如果是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仙人掌),它的叶会变化成叶刺,通过减小蒸发表面积来降低水分蒸发;另像爬山虎等植物,其卷须顶端会变成吸盘,依靠大气压吸附于墙壁或树干而向上生长,以沐浴更多的阳光、空气……生物的这种自组织、自发展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植物或有机体的“智慧”。作为生物最高层次的人类,也存在“机体智慧”,这种智慧即将个体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地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最终使自己达到身心和谐的存在状态。
促进孩童身心和谐发展,无论对社会、学校还是孩童家庭、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身心和谐的孩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和谐发展的个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应致力于培养身心和谐的孩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培养身心和谐的孩童,是挖掘孩童潜能的需要。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人都有本能性的完善化趋势,这就是“潜能”。人的这种“潜能”,是以实现“自我和谐”为基本驱动力的。只有实现了孩童身心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开发、挖掘出孩子的潜能。培养身心和谐的孩童,是开启孩童成功人生道路的需要。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孩童在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也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与挫折。只有身心和谐的孩童,才能以坚强的意志从容面对人生风雨,这是孩童人生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
孩童身心和谐,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孩童自身机体内部的和谐。孩童身体各脏器之间以及身心之间要和谐相处,各种营养元素、能量、健康指标等要均匀、协调分配和达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协调等医疗功能。人体的这种自我协调功能,是天生的、主动的、条件反射式的客观行为,是大脑、神经、经络、血管等组织器官本能的行为。机体某些器官的器质或功能性破坏,在能量代谢方面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器官也会向大脑皮层发放恶性信息,某些所谓身心疾病往往伴随抑郁症状,如溃疡性和痉挛性结肠炎患者总是灰心丧气、愁眉不展。同样地,带有歇斯底里和神经症倾向的病人,由于容易接受暗示而破坏了机体的心理防御和免疫能力,从而导致器质性病变。
2.孩童与空间环境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主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特定人群。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源于自身的区别,而在于环境差异产生的多样性。环境对人的改变是深刻的,一旦结果形成,是最难以改变的。空间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会变化很大,人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采取主动的或被动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从某种意义来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一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橘生江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由于适应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才出现了各色人种。二是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甚至死亡。
3.孩童与时间的和谐。任何人都有三个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时态具有连续性、逻辑性、统一性。现实是一个人“此时此地”的生存状态,历史负载着一个人曾经的经历,未来装载着一个人美好的希望。昨天的现实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的未来又会成为明天的现实。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是先哲对生命的谶语,体现了人生与时间的高度和谐。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作为心理健康七项标准之一。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时间)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时间)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处于身心不和谐的状态,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在肌体和谐方面,表现为身心发展不和谐。0~12岁孩童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生理健康方面,孩童的肌体免疫力还较差;在心理健康方面,孩童正处于知识结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的构建期。这时,孩子的身心还尚待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在这个时期,孩童在心理发展上特别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如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开放性与闭锁性的并存等,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但较为刻板、易带主观片面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分数竞争造成的压力等,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孩童的心理。特别是当代孩童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稍有不顺,就容易走向极端。
——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方面,表现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同一班级、同一宿舍的孩童来自不同家庭,其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征和风俗习惯也存在千差万别,因而在共同生活中、在朝夕相处中容易呈现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有些孩童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因学习较差、长相和身高等原因,在与人交往中过于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与他人交往。一些城里来的家庭经济条件好或各方面相对较强的孩童没想到或不愿与这些学生主动沟通,甚至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进行伤害,加剧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不适应感,严重的可能引发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恶性事件。有个别孩童存在一定的封闭心理,这可能会阻碍正常的人际关系,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所致;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受到家长善意的欺骗、“暗算”,也会形成这种心理。此外,由于网络时代,高年级孩童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际,久而久之导致交际能力更加弱化,不利于健康和人生观的塑造。
——在自我与他人和谐发展方面,表现为知与行不能统一。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多考虑自己,而难以考虑到别人的利益、感受等;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甚了解,过多向父母、老师索求而过少向他人奉献;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在没有朋友时感到孤独无助,在很多朋友到来时又不能正确对待;在道德评判上往往是“枪口对外”,缺乏责任意识,对校园内所发生的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向老师报告的多,而以主人翁精神身体力行加以制止的少,暴露出孩童在行为选择上不能从自身做起,缺乏自律性的普遍弱点。另外,孩童知行不和谐还表现为孩童知识面广,但动手能力差。
和谐教育要求我们,明确把“培养身心和谐的阳光孩童”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使培养身心和谐孩童的要求,成为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经常化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要加强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常态化”建设,根据培养孩童身心和谐的目标要求,认真审视和优化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重新修订,把孩童身心和谐培养写入学校的章程,融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科研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和谐思想教育,促使教师树立和强化和谐教育理念,以和谐之师育身心和谐之生。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三,促进孩童身心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和谐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孩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对教学计划及时进行调整;重视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孩童健康运用网络,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和浏览不健康网站,学会运用网络媒体等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成立各类协会、小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促进孩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