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对以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行大量扬弃的基础上,强调个人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认同儿童主动、兴趣、好奇与渴望学习的趋向,进而提出在教育上的主要措施就是形成开放的教室、自由的学府与无失败的学校。这些教育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迅速扩展,俨然与传统教育途径分庭抗礼。中国大陆及台湾近年来的教育松绑、开放教育、田园教学等教育改革运动,基本上也都是深受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四:一是进步主义运动的余绪。进步主义运动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沉寂,但其观念已经深刻地渗入到教育的人文主义之中,如以儿童为核心、专注于儿童的主动与兴趣、合作参与的民主精神等。二是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与个体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也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所启发,使得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进步主义更加强调个人的价值与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三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人价值与自我实现的观念,增强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人本精神,尤其是强调自我实现的观念在于协助个人去发现、追求,成为与发展真实的自我与全部的潜能。四是浪漫主义教育学者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狂飙世界的浪漫思潮与革命思想亦影响到人文主义,其对于学校压抑健全个人发展所采取全面的批判态度,并通过通俗读物宣传人文主义的思想,均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尼尔(Neill)、格雷色(Glasser)等人,重要著作如尼尔的《夏山学校》与格雷色的《没有失败的学校》。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的教室。开放的教室意图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室教学,而以较为活泼多变的空间、时间的安排与搭配,营造更人性化的教学空间。除了在教室内有所谓的各种“学习区”外,教室与教室、教室与校园间的区隔被弱化了,甚至可以说学校强调的是一种“无围墙的学校”,使得校园、小区及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割裂。另外,在课程的编排方面,也呈现出开放的精神,取消预先排定的课程时间、内容等的计划表,而仅是为学生的共同合作与体能活动作充分预备,提供一个开放的人性化学习空间。(www.daowen.com)
2.自由的学府。自由的学府运动则是对于公众教育的一种反动,因为人文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公众教育已经沦为“看护性”功能的学校,且其采用灌输的方式正是足以闭塞人类灵性,而无法发展个人特色与人性。自由的学府因此由不满现存教育制度的家长联合起来,自己设立学校、建构课程、从事教学等,其教育的宗旨在于发展“自由的儿童”,使其能自我实现。如台湾的毛毛虫学苑、森林小学与全人中学等,都是由一批有心的学者与家长联合起来自行设立的学校。
3.没有失败的学校。格雷色(Glazer)在其所著的《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人文教育的路径。他指出人类有两种失败,即爱的失败与自我价值的失败,而传统学校显然在这两种教育上都失败了,因为它没有建立起温馨的人际关系,没能实现透过人际关系使学生获得爱与自我价值的满足。一所成功的学校必须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这两方面的需求,而人文主义观点正是最适合给予学生从中习得爱与发展自我价值的最佳教育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