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上古时期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蔡元培先生1921年在美国考察时曾发表演说,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墨子。他说:“孔墨教育含有三种性质:(一)专门教育;(二)陶养德性;(三)社会教育。”蔡元培特别盛赞孔子,他说:“孔子有普通学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专门学四种:甲、修词学;乙、伦理学;丙、政治学;丁、文学。孔子主张陶养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其总的道德主义为中庸,与西哲亚里士多德相似,又极注重社会教育,故其收学生,无年龄界限及职业界限。”蔡元培先生考察欧美教育后得出的结论是,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大学教育应采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照以上所述之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应参酌兼采”。
孔子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孔子曰:“有教无类。”[2]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国家垄断文化教育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当今“素质教育”重要精神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孔子认为,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3]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此外,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4]。“美”指声音,就艺术形式而言;“善”指内容,就艺术实质而言。还提出君子应“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彼此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www.daowen.com)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与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可见,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通过长期的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的个人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非常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他在《论语》开篇第一讲中就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8]。同时他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未知,嫣得仁?”[9]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是为德育服务。孔子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剔除为了满足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目的,在现在的教育实践中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现代人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20%是靠智商(IQ),80%是靠情商(EQ)。智商就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情商就是一个人的激情与团结他人、待人接物的能力。IQ与EQ尤其是EQ几乎完全与一个人的后天教育有关,EQ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如何加强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行是我们需要注意提高的重要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