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顺势教育:聆听孩童心声,实现幸福成长

顺势教育:聆听孩童心声,实现幸福成长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以孩童的快乐与发展为本,关注孩童生命状态,实现儿童幸福地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发展目标。在观察过程中Lisa老师发现,Eson的“打人”行为,是当他发现有小朋友违反规则而采取的一种制止别人违反规则的方法。

顺势教育:聆听孩童心声,实现幸福成长

启元教育创立以来,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启元教育核心理念,该理念内涵为:聆听孩童心声,顺其适而教,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快乐;聆听社会心声,顺其需而教,让人才成就人类的希望;聆听自然心声,顺其序而教,让生命成就人类的永远。“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是在传承吸纳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孩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结合启元教育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提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启元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支配着启元教育的“10+3+1”的“五好”孩童素质培养目标、顺势课程体系及顺势课堂、顺势教育教学及孩童发展目标的评价、“1+1+1”学校、家庭、社会共育共教模式、中美合作办学、“光合五角枫”论坛、人本化的质量管理和显著的激励机制等,都是围绕“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在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而展开的,都是对落实“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精细化与具体化体现。同时,“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以孩童的快乐与发展为本,关注孩童生命状态,实现儿童幸福地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发展目标。

(一)积极聆听是顺势教育者的基本表征和智慧源泉

有一位启元老师在其教学札记中这样写道:“在课堂上,好好聆听学生的回答;在他犯错误时好好聆听他的解释;在他喜悦的时候,好好聆听他的笑声,分享他的喜悦;在他苦恼时好好聆听他的悲伤,听他诉说;在他成功时,细细聆听他的快乐。”由此可知,这位老师对聆听有着深刻的洞察,众多教师等教育者的实践证明,积极聆听是对受教育者的一切诉求入耳、入脑、入心,内化为一种情感和力量,是教育者的基本品格和智慧源泉。

要学会聆听,学会聆听孩子心中的声音,这样才能使老师和家长懂得他们,理解、宽容、接纳他们,使老师和家长能够与学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老师和家长的教诲也就在无形中潜入学生的心底,使其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聆听学生的心声,你会发觉自己和学生可以碰撞出教学灵感的火花;聆听学生的心声,你会发觉班上的师生气氛更加和谐;聆听学生的心声,你能学会多种思维方式,教学乃至生活都会充满欢乐;聆听学生的心声,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充满活力,每天都在与学生一同幸福快乐地成长!

(二)积极聆听是有效的沟通方法和师生交流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托马斯·高顿(Thomas Gordon)认为,积极聆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信息的交流沟通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发送信息,即说话;二是接受信息,即聆听。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沟通时(特别是表现在教学行为当中),教师主要是信息的发送者,也就是平时(特别是上课时)都是教师在说话——讲课,而学生主要是信息的接受者,即在一般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教师的讲课,这势必造成师生之间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出现“单向化”倾向。这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过程中表现极为明显,也就是说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话,而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声音,从而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聆听其心声,就是要突破传统师生交流的方式,达到师生之间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聆听其心声,我们也会发现,聆听是打开孩童心扉的钥匙;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聆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三)积极聆听是打开孩童心扉与洞察孩童心声的基本途径

聆听可以减轻孩童的紧张情绪与压力,不管面对一个多么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只要我们专心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地表达他们受压抑的情感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而且通过我们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获得了老师的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这样一来,师生间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就会建立起来。在这种情景之下,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www.daowen.com)

聆听可以打开孩童心扉,洞察孩童心声,了解事实真相。学生们常常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做出一些让教师不满甚至恼怒的举动,例如上课和同学聊天,作业拖拉、潦草,上学迟到,随地乱扔杂物,行为习惯成问题甚至和同学打架,等等。此时,千万不要想当然地、盲目地、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们,最好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聆听他们的心声,也许你会听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足以让你对孩子们所犯的错误进行重新评估。

背景材料1.(1):爱打人的小朋友不打人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在启元教育美景中心幼儿园,一个平凡而宁静早晨,随着铿锵有力的军乐声,月亮二班的小男生安静有序地如厕。教室里一首歌曲《小树叶》还没唱完,只听到从厕所里传出“老师,Eson打人了!”紧接着我们班最强壮的Tony小朋友哭着从厕所里走了出来,委屈地对Lisa老师说:“Lisa(幼儿园老师的英文名),Eson打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位Lisa老师认真分析了孩子近些天的表现。近些天来Eson打人事件频频发生,是怎么回事呢?内向的Eson怎么会打人?为什么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而且连班里最捣蛋的Tony都哭着来告状。为了尽快找出原因,Lisa老师对Eson进行跟踪调查,同时和他的妈妈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在观察过程中Lisa老师发现,Eson的“打人”行为,是当他发现有小朋友违反规则而采取的一种制止别人违反规则的方法。在和Eson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她也发现儿子最近不易接近,爱动手打人,但妈妈反思后告诉这位老师,可能与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关。因为Eson妈妈工作较忙,只要发现他有犯错误,就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打他。为了能让Eson和小朋友友好相处,Lisa老师在午餐前的谈话活动时,将Eson叫到身边对小朋友说,现在的Eson已经长大了,每天都能帮助老师找到违反规则的小朋友。今天Eson就是小老师,负责监督小朋友。一天下来,Eson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他再也没有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也听不到小朋友告Eson的状了。在观察记录的末尾,Lisa老师很有感慨地写道:“其实每个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愿意去聆听他们的心声,明白他们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背景材料1.(2):爱骂人的孩子不骂人了

启元小学2015届男生杨帅同学,因其父母忙于工作而对他疏于管理,孩子养成随口骂人的习惯,而且不分对象与场合,在班级乃至全校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学校领导与班主任老师都高度重视,班主任邢肃静和其他任课老师通过观察,发现杨帅这个孩子喜欢踢足球,并且乐于照顾其他小队员,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于是邢肃静等老师多管齐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首先是严厉指出其缺点,同时顺应和满足其喜欢体育爱好足球的特点,选拔他进入学校足球队并作为骨干队员,用足球队的各种制度约束他,结果该生进步很明显。他不仅改掉了骂人恶习,而且在足球队的集体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与乐趣,表现得很出色,成为公认的优秀学生,以至于班上有同学说:“爱骂人的学生不骂人了!”而今的杨帅,已经成为一个举止端庄,动作优雅的小绅士。他不但谈吐文雅,并且能主动向同学荐读欣赏“……生命如此短暂,别浪费时间在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上。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这样文学色彩浓厚的歌词,这在以前是万万想不到的。杨帅的进步充分体现了“顺势而教育”的实践价值。

试想,假如当时这位Lisa老师想当然地批评Eson小朋友,刑肃静老师片面地看待学生,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味地批评和否定杨帅同学,那么所换来的会是什么呢?作为教师,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学生对教育者不再信任与尊重,向教育者关闭心灵的大门。知人不易,作为一名教师该怎么办?其关键是善于聆听,能够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需要什么,忧虑什么,做事的动机又如何,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去帮助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