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境内共有明长城壕堑6段,全长14165.8米。实存12222.9米,消失1942.9米。
红口子壕堑1段该段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约41千米处的夹山子南,呈东西走向,长651.7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3个自然段,实存600.7米,消失51米。(照204)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深0.8米~1.3米不等,底宽4.5米~7.2米,上宽8.3米~12.8米;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垄底宽2.6米~5.5米,顶宽1.2米~2.4米,高0.6米~1.4米。壕堑内略有沙土淤积。
红口子壕堑2段该段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40.3千米,夹山子南1.14千米,红口子2号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8.6千米,夹山子南1千米,梧桐大墩(烽火台),总体呈东西走向,长3575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13个自然段,实存3165.6米,消失409.4米。(照205)
起点处壕堑底部中央修筑有红口子2号烽火台,以红口子2号烽火台为界,东与红口子1段壕堑相连,止点处壕堑底部中央修筑有梧桐大墩(烽火台),以梧桐大墩(烽火台)为界,西与梧桐壕堑相接。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4米~10米,上宽9.7米~15米,深0.7米~2.1米。壕堑南北两垄痕迹明显,垄底宽4.9米~12.7米,顶宽1.9米~5.7米,高0.35米~1.5米。壕堑内有沙土淤积。
梧桐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38.6千米,夹山子南1千米梧桐大墩(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5千米,夹山子南980米沙桥墩(烽火台),总体呈东西走向,长2879.9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和流动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9个自然段,实存2169.4米,消失710.7米。(照206)
该段壕堑起点处东与红口子壕堑2段相接,梧桐大墩(烽火台)修筑于起点处壕堑内。止点处西与沙桥壕堑相连,沙桥墩(烽火台)修筑于本段壕堑止点处南垄之上。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底宽5.1米~8米,上宽10米~13.6米,深0.65米~1.3米,垄底宽5.6米~10米,顶宽3.4米~4.7米,高0.3米~1.2米。壕堑地面痕迹清晰可辨,部分地段内有沙土淤积和灌丛流动沙丘分布。在该段壕堑西段的北垄上有人为破坏形成10米长的豁口一处,在最西端处有10米长的一段人为掏挖破坏痕迹。
沙桥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35千米,夹山子南980米沙桥墩(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3千米,夹山子南870米,半截红墩(烽火台)北侧,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701.9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流动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取土破坏,形成4个自然段,实存1306.6米,消失395.3米。(照207)(www.daowen.com)
该段壕堑东南与梧桐壕堑相连,沙桥墩(烽火台)修筑于壕堑南垄起点处;西北与半截红壕堑相接,半截红墩(烽火台)修筑于壕堑止点南侧24米处。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8米~9.8米,上宽12米,深0.9米~1.2米;垄底宽6.7米~10米,顶宽3.3米~10米,高0.5米~1.1米。壕堑受风蚀和流动沙丘侵袭,南垄断续出现,北垄痕迹明显。金(塔)—石(泉子)公路在壕堑中段从南垄进入壕堑,在南垄上形成15.8米的豁口,北垄完整,公路在壕堑内延伸600余米后穿出壕堑。最西端长约100米的一段,因风沙入侵、风蚀严重,南北垄基本与戈壁地面持平,地面仅存深0.5米的壕沟。
半截红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33千米,夹山子南870米半截红墩(烽火台)北侧,止于金塔县东南29千米,夹山子南800米杨家井敌台,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736.5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流动沙丘掩埋和人为取土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8个自然段,实存3360米,消失376.5米。(照208)
该段壕堑东南与沙桥壕堑相连,半截红墩修筑于壕堑起点处南面24米处,西北与杨家井壕堑相连,杨家井敌台坐落在壕堑止点南垄之上。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4.7米~6.2米,上宽8.8米~13.1米,深0.55米~1.9米;垄底宽4.7米~9.7米,顶宽2.8米~4.6米,高0.2米~1.65米。
该段壕堑痕迹清晰可辨,受风沙侵蚀,局部段壕堑内有沙土淤积和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分布,部分壕堑和南北土垄被风沙淹埋。此外,受公路修建时挖沙取土和通讯光缆地埋铺设等人为因素破坏,壕堑中段和西端南、北垄有人为开挖的几处缺口。金(塔)——石(泉子)公路在壕堑中段北偏西50°穿越。中国联通通讯光缆和中国移动通讯光缆从壕堑西端穿过,同时,有几条便道穿越壕堑,局部段壕堑南北垄消失或壕堑消失。
杨家井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29千米,夹山子南800米杨家井墩(敌台)北侧,止于金塔县东南27千米,夹山子南830米土棋墩(敌台)北侧,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620.8米。壕堑受风沙侵蚀,风蚀严重,北垄断断续续出现,高0.15米,局部段基本与戈壁地面持平,南垄上修筑有杨家井长城墙体,壕沟内沙土淤积填埋。(照209)
该段壕堑东南与半截红壕堑相连,西北与肃州区境内的土棋壕堑相接。杨家井墩(敌台)坐落在壕堑起点处南垄上,杨家井长城修筑于壕堑南垄上,止点处壕堑南垄上修筑有土棋墩(敌台)(此敌台为酒泉市金塔县与肃州区明长城的分界处)。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两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沟底宽4.6米,上宽10.1米,深0.25米。南垄上修筑有杨家井长城墙体,北垄痕迹断断续续出现,高0.15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