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长城设计之精巧,布局之合理,结构之完善,都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那么这巨大的工程,漫长的施工是如何进行组织和实施的呢?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标志。长城这一伟大工程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取决于具体的生产技术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集体内成员之间、指挥者和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和劳动者个体消费与分配等问题。
由于修建和维护长城是明朝政府军事国防上的头等大事,所以,明统治者首先选派精明强干的将领,担任长城重要地段和关塞的建筑指挥官。战功赫赫的明朝大将徐达,曾先后被指派指挥修筑称之为“京师门户”的居庸关及其附近长城和“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的山海关。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原镇守东南沿海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被明廷调到北方,任蓟镇总兵,负责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段长城的防务,并改建和加筑长城。这段长城上的1000多座敌台,就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陆续修建的。这段长城也修得雄伟坚固,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嘉峪关的修筑则是由平定了河西的讨虏大将军冯胜首筑的。
修筑长城的人力需求量非常大,明代修筑长城,除了动用军队以外,还调遣了大量的民工。同时全面修筑绵延万里的明长城,修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明王朝极为重视长城修筑工程,调动了边镇的各种力量。甘肃明长城的修筑管理是由甘肃镇各个卫军事指挥机构直接督管的,然后分片、分段包修,由当地镇所的军事管理机构管辖。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管理及修缮,明朝把整个长城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把守,称为九边或九镇。每镇设有总兵领辖。《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其中甘肃镇管辖东起甘肃兰州,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防御,全长800千米。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
明朝廷在长城沿线的九镇部署重兵把守,除了起到防御的作用外,还要对长城进行保护、修缮和管理,以加强边塞的安全。(www.daowen.com)
1975年,讨赖河北岸向北过关城到石关儿这段长城的北部城墙顶上夯土中发现了一块工牌,长19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为石刻牌记。牌的两面都刻着字,内容详尽,记载着修筑这段长城中的其中一个局部的施工管理情况。正面中间刻有“弟(第)一工起”四个大字,左边有“加(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起初十止”一行小字,背面上方刻着“蔡起梅止”四个大字,下面刻有六行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宋队、六工张昙队止。”设此工牌,夯打在城墙之内,起到督工检查城墙建筑质量的作用,说明当时修筑长城对承包责任是相当明确的,如果城墙有倒塌或破损情况,就按工牌所记的工段和施工队来追究责任。从这块工牌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修筑长城的时候,把所修筑的每一大段分为若干个工段,每一个工段又分为若干个队,每队分筑一段,只是每队分筑多长的城墙已无从考证了。
工牌所记录的工段为黑山山腰1千米余长的一段城墙,由此可估算出当时每队夯筑的大概数量。该工段由六个工队在十天之内完成了夯筑任务,其速度是非常快的。据史书载:明嘉靖年间修筑从讨赖河北岸到黑山山腰的这段长城时速度惊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工牌的出土,印证了史书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而且这段长城的修筑质量也非常好,现在的保存情况比较好,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沧桑,但依然雄伟。为了保证长城这一巨大工程的修筑,可能调用了全国许多地方的军民。仅嘉峪关城就动用了几千名军民来修筑,要修建一万余里的长城,就要征用数以千百万计的军民,其劳役之苦,可想而知。通过牌文还可以看出,筑城工程组织之严密,分工之细致,有各路指挥官,有管粮食、砖窑厂的,有管石料开采运输的等各方官员。
明长城多穿行于戈壁荒滩或峻峭的石山间,在短时间内修造出高质量的长城来,真可谓是创造了人间奇迹。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产工具是极其有限和落后的,要把黄土或砖石运到山上,或者就地开采石料,都全靠人力,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