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对照表-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查询及对照

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对照表-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查询及对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T461即红砂墩,底基15米×l5米,残高9米许。五连北部墩,位于生地湾农场五连北3.5千米,残高10米。此外重要的烽燧尚有:T44d烽,位于疙瘩井东南6千米,底基4.9米×4.9米,残高4.3米。T44c位于T44d西北4.8千米,西距疙瘩井6千米,其东面为断山口河,底基2.4米×2.6米,残高2米,土墼垒砌,残余16层,有坞壁,已成废墟。T44f位于T44d西南2.5千米,残高2米。

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对照表-肩水塞汉塞遗址编号查询及对照

表2

续表2

续表2

段清波徐卫民《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一书中的记载

烽燧(p217)(www.daowen.com)

“目前甘肃省境内保存汉代烽燧351座,主要分布于河西各地,计酒泉地区237座、张掖地区55座、武威地区40座、金昌市6座,另在额济纳河流域汉代屯田区(即居延屯田区)有烽燧165座。”

金塔县东部烽燧自西向东有T46a-l,计12座,T213-215,3座,共15座。T461即红砂墩,底基15米×l5米,残高9米许。T46K(A40)红墩子底基亦15米×15米,残高9米,烽南有长方形房址。T461(A42)即沙墩子,残高3米,土间夹芦苇、柴木筑成。北部烽燧今存10余座,自东向西计有:石梯子墩,位于臭水墩西4千米,残高6米。镇朔墩,位于生地湾国有农场场部东北5.5千米,残高10米。五连北部墩,位于生地湾农场五连北3.5千米,残高10米。二十里小墩,残高10米。营盘大墩,残高6米。又有旧寺墩、木头井北部墩。此外重要的烽燧尚有:T44d烽,位于疙瘩井东南6千米,底基4.9米×4.9米,残高4.3米。T44c位于T44d西北4.8千米,西距疙瘩井6千米,其东面为断山口河,底基2.4米×2.6米,残高2米,土墼垒砌,残余16层,有坞壁,已成废墟。T44f位于T44d西南2.5千米,残高2米。T44b位于T44西北2.5千米,底基8.2米×8.2米,残高6.4米。T44a位于T44b西北4.5千米,俗称柴墩子,底基9.7米×9.7米,残高4.3米。

甘肃境内的障城(p227)

据李并成《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记述:“金塔县东部障即A49,位于两河交汇处西5千米北大河北岸,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8米,夯土版筑,夹压芦苇和柴草层,基厚4米,残高4米~5米。四角置角墩,南垣正中开门,有矩形瓮城。北、西、东三垣各筑马面一座,马面显系后代增修。该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应系东部都尉治所东部障。石营子坊城障,位于西坝乡西移村正北6千米的戈壁上,南北25米,东西31米,基宽3.6米,残高4.7米,夯土夹红柳、石块筑成,南开门,当即北部都尉所治偃泉障。”

“肩水金关遗址,主体建筑关门,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坞墙北长36.5米,南北长35.5米,东残长24米。东南角敞开,或系坞门所在。残墙最高处70米,厚0.7米~0.8米,夯筑,夯层0.05米~0.08米。坞西南角残存方堡,夯土方堡13米×12.5米,壁厚1.2米~1.3米,门窄小。”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