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的特点,声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其自身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现代就业观念的错误理解,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往往被忽略,学生自己也缺失了主体意识,这对于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无疑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
在声乐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的声乐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对声乐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很多学生认为自身的追求价值和需求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被动的学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课堂上这些学生常把自己的歌唱当成一种例行的被动学习活动,对于老师讲的歌唱发声方法,作品的演唱处理方式,学生完全听命,被动地记、被动地听、被动地唱,从来不去主动思考如何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即使有了个人的正确或错误的歌唱体会也不愿意讲出来,在学习中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理性分析,完全没有自主性的认识。此外,课后老师布置什么学习曲目就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唱,也不愿意主动学习一些别的曲目;课后不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声乐,在被要求唱歌的时候更多地采取拒绝的态度;很少或压根就不愿去看别人的演唱音乐会,也不愿意参与演出活动或其他形式的声乐教研活动等。
当然,另一类是看似积极实际仍然是缺乏主动性的学习,这主要表现在对新的声乐理论新的歌唱方法的盲目学习上。这样的学生往往对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认为老师讲的东西是不正确的,甚至一些基本的大家公认的东西也持怀疑态度,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新的歌唱方法以及寻找最新的声乐曲目上。他们虽然也很乐意与别人交流,但往往非常主观,拒绝别人的观点;在评论一个歌唱者的时候也总是持批评的态度。总之,这样的学生是不能从学生和自身实际出发展开声乐学习活动的,他们看似积极,其实也是盲目的没有主见的学习,并无主体性可言。
(二)在声乐表演中缺乏创造性
声乐表演是赋予声乐作品生命的二度创作,是在作曲家一度创作的基础上,通过演唱者的演唱把作曲家、欣赏者的主体心灵与生命的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赵梅伯先生也曾指出:“好的歌曲是上佳的材料,声音是工具,技巧是方法,修养是本钱,而个性却是原动力,所以缺乏个性的歌者是不能行之久远的”,这充分说明了创造性是声乐表演的主要生命特征,没有创造性也就谈不上声乐表演。但是,有些声乐学生在声乐表演时却往往在创造性方面显得尤为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创造动机、不能自主地选择声乐学习内容、不能有创见性地分析处理作品、缺乏艺术的想象力、缺乏对声乐艺术的创造思维等方面。
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歌唱方法是正确的、科学的,对于学生在演唱中与自己不同的歌唱发声和艺术处理都一概否定。这实际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和念头,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在演唱歌曲以前很少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选材以及创作风格,也自然不能把握作品的音乐特征和创作内涵,演唱乏味,没有新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老师教出的学生唱起来都是一个味儿也就不难理解了。(www.daowen.com)
由于文学歌词的原因,每一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都是相对明确的,这些都为演唱者的心理想象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从发声的角度来看,演唱者在演唱之前一般都对自己演唱的效果有了一定的预见,对于歌曲的意境、情绪、声音线条、速度、力度、音色等在头脑里都应有比较明确的形象,这种想象越丰富、对音乐内涵的表现就越准确、越生动、越感人。但是缺乏创造性的学生却很少下功夫对自己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发声的时候也不去想一想自己唱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效果,有时甚至对一首很熟悉的歌曲的歌词大意都不去关注。
思维活动也是个体创造性的主要体现方面,“学习声乐,不能盲目地、更不能胡乱地去唱,要利用大脑钻研、刻苦思索,从呼吸到发声,从吐字到情感,从歌唱到表演,都要用头脑认真思索”。所以思维活动一直贯穿着歌唱发声过程的始终。声乐专业的学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但对于声乐学习与训练中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却常常显得无动于衷。他们偶尔有些新的认识和体会,也多是一闪而过,而不能及时抓住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另外,也有一些声乐老师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他们代替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学生面对的所有问题,学生不必要也不允许思考,什么呼吸、共鸣、吐字、发声等一切答案都由老师“代劳”。这样,看起来好像学生碰到了一位可以依靠并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好老师,实际上这些学生正逐渐一点点地失去自我,失去本应该增强的个人创造性,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个大问题。
(三)歌唱发声时缺乏情感投入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是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原则之一。歌唱发声时,演唱者情感充分投入才能充分发掘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使歌唱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真实动情其实就是主观性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他人所不能模仿而独有的创造。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声乐教学还一直流行重视歌唱声音轻视情感投入的现象,教师和学生把歌唱技巧当成声乐教学的几乎全部内容,把学生能否唱好高音、花腔等作为是否进步的标志,而对于演唱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一般很少涉及。每当演出或考试前问学生准备得怎么样了,他们的回答大多是歌曲的旋律是否正确,歌词是否记住。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很少背歌词,离开歌词歌谱,他们往往就不知所措。试想,如果连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不能记住,又怎么能谈起有感情的歌唱呢?特别是演唱外文歌曲时,由于语言歌词的障碍和对外国作品情感表达特点的理解障碍,他们在演唱时更是缺乏情感的投入,演唱时两眼发呆,声音僵硬而缺乏活力。
另外,有些学生歌唱时不是缺乏情感,而是过分看重自己的感情。他们对于自己在演唱时的情感投入过于自信,总认为自己的分析与见解是有道理的,对于别人的提醒与建议不予理睬。比如有的学生一开口唱歌就满脸堆笑,这在演唱欢快的歌曲时是恰当的,但如果用这种表情去演唱兰花花被地主抢去做老婆的内容时,显然就是个极大的笑话,让人听了看了觉得啼笑皆非。演唱一首声乐作品,须先研究历史的记载、词曲作者的人生、写作这首歌时的背景与作者创作的风格等,然后才可以把这首作品演唱得好。还有的学生会比较喜欢一个歌唱家的演唱,甚至那个歌唱家歌唱时的动作表情,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久而久之,当学生演唱其他的声乐作品时会不知不觉地渗入了所崇拜的歌唱家的味道,于是就毁了整首歌曲的情感要求与风格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