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族唱法学派的发展沿革及声乐歌唱理论研究

民族唱法学派的发展沿革及声乐歌唱理论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传统唱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真正地兴起和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此同时,戏曲、说唱等传统声乐歌唱形式亦在汲取其他唱法艺术的长处而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唱法风格的多元化格局。它是创建民族声乐体系的基础,是构成中国现代唱法的主要内容。周小燕教授指出:“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已成为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两大标志,它是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和广泛的历史影响。”

民族唱法学派的发展沿革及声乐歌唱理论研究

我国声乐文化随着民族历史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传统观念而演变。戏曲、说唱音乐、民歌和歌舞歌曲在不同的朝代都有过各自繁荣兴旺的历史,这些表演形式和发声方法的审美要求都继承着传统的特征发展至现代。众多的戏曲品种是传统声乐艺术的主体,而活跃于民间的各种戏曲专业社团的演出活动,促进了各种戏曲品种艺术形式和歌唱方法的日趋完善。18世纪末,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演出,徽班艺人们利用切磋技艺的机会,互取戏曲各剧种唱腔和表演技巧的长处,不断加工改进和创新,创造了逐渐流行全国的京剧,经过100多年的演出实践和完善,涌现出一批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周悟芳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表演和训练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成就最高的一种表演艺术。

戏剧、说唱音乐、民歌和歌舞歌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剧目和曲目,并体现着它们的歌唱方法、风格特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戏曲、说唱和歌曲的唱法风格异彩缤纷。从发声用嗓方式来说,有真声系统,即所谓“真嗓”“大本嗓”,戏剧中称“大本腔”。有假声系统,戏曲上称“小嗓”。还有真假声结合的系统。甚至在同一戏种和歌唱形式中几种用嗓方式兼而有之。民歌亦有多种用嗓方法,展现了多样化的风采。一般来说,北方的高亢、嘹亮、豪放,南方的悠扬、婉转、细腻。在有影响的大剧种中,又以表演艺术家的成就而形成表演和唱法风格各有特色的不同流派。可以说,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流派众多的巨大的文化宝库

清朝晚期,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引进了BelCanto,当时,被国人称为“西洋唱法”或“欧洲传统唱法”。1927年,作曲家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聘请了俄籍声乐家苏石林和国外留学归来的声乐家周淑安、应尚能等担任教授,开始了BelCanto技法的教学。一些在国内外学有成就的歌唱家喻宜萱、郎毓秀、周小燕、蔡绍序、斯义桂、张曙、盛家伦等经常举行独唱音乐会,灌制唱片,并把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和改编的民歌纳入歌唱会的曲目中。他们的歌唱和教学活动为西洋唱法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欧洲传统唱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真正地兴起和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中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各级专业演出团体,重新组建了中央和地区性的艺术、音乐院校,为音乐的专业化提供了人才和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承与借鉴”等一整套发展文艺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最易于为群众接受的大量的新的声乐作品的创作演出,为提高演出水平而促成了对歌唱方法刻不容缓的改进和研究。(www.daowen.com)

我国各种民间歌曲的唱法由于用嗓方式多样、风格各异,歌唱方法自然而原始,没有较为统一的技法规范而无法适应多种风格的现代歌曲的歌唱。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延安创作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式的唱法,对传统声乐的“推陈出新”方面虽有一定成功的经验,但还处于实践阶段,要使其适应歌唱风格多样的创作歌曲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老一辈受过欧洲传统唱法系统训练的声乐家担负起培养唱歌人才的艰巨任务:一方面要提高那些在战争年代为党的文艺工作做出贡献而没有机会系统学习的歌唱演员的技艺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负责培养新的一代歌唱演员。如何改进歌唱方法,提高歌唱技艺水平,成了新、老声乐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经过老一辈的声乐家和新的一代声乐工作者艰苦卓绝的探索进取,一方面使BelCanto的技法逐渐完善地结合了我国的语言和音乐风格,培养出一批批令世人注目,在国际声乐大赛中频频获奖的美声唱法歌唱家;他们既能用汉语歌唱好中国歌曲,又能用原文歌唱不同时代的外国声乐作品。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借鉴一些为我所用的外来歌唱技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更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民族歌唱方法模式,培养出一批批更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民族唱法歌唱家。与此同时,戏曲、说唱等传统声乐歌唱形式亦在汲取其他唱法艺术的长处而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唱法风格的多元化格局。

近十几年来,在各种声乐比赛活动中,人们称为“美声唱法”的概念,是指运用欧洲传统唱法的基本技法,经声乐家们的实践创造和民族音乐、语言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形成的中国化的“美声唱法”。而“民族唱法”的概念则是在汲取戏曲和民间唱法营养的基础上,经过实践而创造的一种适应现代声乐作品的新的歌唱方法。这就是我国目前存在的,有别于传统声乐表演艺术的、为人民大众所赏识的,亦为专业声乐家们认可的,能运用于歌唱多种风格的中国声乐作品的两种类型的唱歌方法。它是创建民族声乐体系的基础,是构成中国现代唱法的主要内容。周小燕教授指出:“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已成为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两大标志,它是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和广泛的历史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