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在颈前部中央,声带在喉头里面。声带左右并列,是两条韧性很强的韧带,由软骨和肌肉来保持或调节张力,从肺部通过气管输出的气息使声带产生振动,发出基本声音。在声带之间有空隙,一般把它叫作声门。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在意识的控制下,能够自由地合拢或拉紧,发出各种要求的声音。声带发声过程,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但必须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这些肌肉的健康。因为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病变容易在这些部位产生。
在不发声的时候,声带处于分开状态。在发出普通声音的时候,声带向内靠拢但不是完全关闭,发音区比较低的时候,声带闭合不是完全的,中间稍有空隙。在发强烈的或高音区的声音时,声带闭合紧张。
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个很重要的软骨,学名称“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声门口,让食物通过避免进入气管,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在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为了了解歌唱运动的生理结构和作用,必须对以上的各器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歌唱发声运动和肌肉运动进行切合实际的研究,建议每个从事声乐教学的和学习声乐的学生都能够仔细地熟悉它,这对声乐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不难发现,在实际的歌唱训练时,对肌肉和肌体运动的感受往往是模糊的、往往很难确切地注意到自己或者学生某一个局部的器官在做什么样的运动,尤其是喉咙部分的器官调节,往往是难以准确感受的,即使和学生都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歌唱肌肉运动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尽管声乐医学专家们可以对人体口咽鼻腔的每一块肌肉进行彻底地解剖并准确地指出它的用途,为声乐歌唱艺术的科学化、现代化做出准确的论证,对与发声有关的肌肉、肌肉运动方式、结果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使一位歌唱者敏锐地自我感觉到这些肌肉的具体位置,具体地感觉到它在做什么动作,就不能像看到自己的手指在键盘上如何运动那样明显;通过现代化的仪器可以对发声时的运动状态进行透视观察并指出正确与否,但不能想象某位出色的歌唱家的技能不是出自某声乐教授的教室而是依靠一台先进的仪器。但是医学的理论是在科学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根据,作为一位合格的声乐,完全应该知道发声器官功能作用,必须了解发声器官和呼吸系统各个部分的基本规律,目的是能够更加准确地断定学生们的发声是否正常正确,是否符合生理学音响学的原理,并在实际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声乐理论的正确性必须在声音中得以验证。(www.daowen.com)
歌唱发声有别于一般说话的基本发声,歌唱需要产生比一般声音更响亮、音域更宽广、更美更动听的效果,这就需要特殊的、有别于平常正常发声的发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声带能力的增强,扩大喉咙空间,建立良好的共鸣场所,使得声音更美、更响亮动听,气息流量增加,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所以需要运用各个部位非常规性的加强的肌肉运动。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有能够使对方听见的音量,五至六度的音程的音域就足够表达的需要了,但是一位歌唱家的音量往往要达到具有穿过交响乐团的声音将歌声传送到剧场的每个角落的音量,熟练使用两个半到三个八度的音域,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表现声乐作品,才能够使歌声在几千人的大剧场内穿过交响乐队的音墙,传遍每一个角落。所以,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应该是在人的本能的发声基础之上的充分发掘人声的潜能,调整出合理的生理变化而产生强大而丰富的声音,建立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
因为每个人的发声条件不同,所以达到符合歌唱状态的运动也就有所区别,声乐训练的目的就是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生理条件,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他的声音潜能,产生符合歌唱需要的声音。于是,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相对人类自然的语言状态发声习惯来说,歌唱发声的运动状态是不自然的,说话的“自然”是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歌唱就是试图改变这种原始的自然,建立符合歌唱运动需要的“自如”。不能简单地用生活中的一般意义的“自然”来替代特殊环境所需要的运动状态,“自然”不能等于“自如”。歌唱的“自然”往往是技术“自如”的运用结果。原始自然的声音条件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唱歌声音洪亮,有的人却嘶哑暗涩,一方面是声带和有关肌肉的因素,一方面是“自然”发声习惯的原因。改变“自然”的因素,经过“不自然”的训练过程,养成歌唱发声的习惯,才能达到自如或者是表象上的“自然”。在这个概念上往往许多人会有理解上的误差,无论是发声结构的状态,还是气息运动的状态,还是情感表达的程度,歌唱都是夸张的运动状态。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显然是不能胜任这种夸张运动的要求,必须建立符合歌唱运动需要的运动状态,才能理解和进行歌唱运动。
但是,改变“原始自然”是要建立在符合学生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其中比较重要的如声部不能错误确定。声部是基本条件,是歌唱中的不可改变因素。不可改变因素是客观因素,客观只有和主观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对于任何一位教学者或歌唱者来说,要想达到这两者的统一,还必须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心理现象:任何人体运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指挥控制。从儿童时代到成人,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自然的语言发声习惯。而需要在歌唱训练中来改变这种自然的状态,达到歌唱的“自如”状态,这种改变是人为地强迫自己重新调整发出声音的所有感觉。往往在改变一个习惯的时候,除了肌体方面的顽固性之外,也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心理的因素,由于说话发声和歌唱发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而人们肯定更多地习惯于说话发声,所以,必然引起“互相干涉”的心理矛盾。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而在发声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集体运动习惯改变中,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的左右着的训练。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