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方法

提升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初使用“承受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他认为“挫折承受力就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应对挫折的能力。所以将挫折的出现视为正常的大学生比对挫折毫无防备的学生更能接受挫折。(三)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曾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了挫折归因模式,重点研究人们在成功时和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

提升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方法

面对挫折,不同人的认知和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遇到一点小的挫折就会引起主观意识的混乱,丧失信心,颓废沮丧,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即使遇到重大挫折,仍然能够意志坚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究其原因是因为个体的挫折承受力不同。挫折承受力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是心理健康的标尺,它直接影响着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信念、自我意识、自我激励,影响智力、能力的正常发挥与提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完善。每个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懈地追求,找寻自身的价值,创造生命的意义,但人生的路不是平坦的,这个奋斗拼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为此,当代大学生,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不断学习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力。

(一)什么是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又称耐挫力、容忍力,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时,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力。

最初使用“承受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他认为“挫折承受力就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应对挫折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承受适当挫折的打击,保持心理的平衡与人格的完整是一个人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挫折承受力的大小,往往直接决定个体能否经得起挫折打击。一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不良影响,容易受伤害,甚至一蹶不振。

挫折承受力主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因此培养人的挫折承受力就非常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应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并通过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采取恰当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作为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正确认识挫折对于人生的意义,辩证地看待挫折,增强抵御挫折的自觉性和思想准备,充分认识挫折承受力是今天适应社会的一种必备能力。

(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1.身体和个性特征

身体强壮的大学生比体弱多病的学生更能抵御挫折。如同样是失去亲人,身体健康者容易经受住悲哀、忧伤的痛苦,而体弱多病者则易在悲哀、忧伤中使身心状况进一步恶化。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身体健康者更能抵御恶劣的外部环境。个性因素也是影响个体挫折承受力的根本因素,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世界观等都对挫折承受力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神经系统类型属强、平衡、灵活性高的大学生比弱型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要高。如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自主独立的大学生,往往比那些心胸狭隘、意志薄弱、消沉抑郁、盲目依赖的大学生更能适应挫折。

2.生活阅历

挫折承受力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习得的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它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密切相关,也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获得提高。一般来说见多识广、饱经风霜的人比生活安逸、经历顺利、知识贫乏的人更能承受挫折。如生活中经历过人生坎坷的大学生比从小娇生惯养、一帆风顺的学生更能适应挫折,而初涉社会、生活道路比较平坦的大学生对挫折反应往往十分强烈,应付挫折的能力亦差。再如,某校一个班级举行的年末联欢会上,一位三好学生唱歌走了调,同学们忍不住哄笑起来,他觉得无法忍受,当晚在校园里自杀身亡。这样的学生非常令人惋惜,也发人深思。

3.认知水平

挫折作为一种刺激正是通过个体的认识作用于情绪,之后产生不同的挫折反应。由于认知不同,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和判断不同,所以产生的压力感不同。一般来讲认知良好的人,面临挫折时比较容易客观、正确地看待挫折,合理运用防御机制来化解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甚或将挫折升华为前进的动力;相反,认知不良的人,当遭遇挫折时思想容易走极端,陷入偏激、狭隘的思维当中不能自拔。因此对挫折情境有正确认识、对挫折损失有客观评价的人,往往比那些对挫折判断失误、认识偏颇的人更能有效地应对挫折。

4.期望水平

挫折感实际上就是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受阻而产生的体验,一个人期望水平越高,目标定得就会越高,当然实现的难度就会越大,也越容易受到挫折,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学本来就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场所,人才济济。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往往在各个方面,特别在学习上会给自己提出非常具体而又很高的要求。可能一些人经过奋斗达到目标,成为佼佼者。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目标,由于对目标期望水平过高,达不到目标时的挫折感因而也就较大。所以一个人的挫折感与成功的标准有密切关系,比如同样把上大学作为高考的目标,一位同学期望考一流名牌大学,而一位同学认为只要考上本科就很满足了,结果,两人都上了一所普通本科,前一位同学就会有很强的挫折感,而另外一位同学反而会欣喜若狂,究其原因就是各自的期望水平不同。虽然在我们的教育中提倡志存高远,但是适度和量力而行也是不可忽视的。

5.挫折准备

有预先的挫折心理准备,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人更能适应挫折。有些思维方式灵活的大学生,在挫折来临前,能审时度势,灵活变通,适当地调整自己选择的目标与行为方式,即使面对挫折也容易应对挫。所以将挫折的出现视为正常的大学生比对挫折毫无防备的学生更能接受挫折。大学生中那些被挫折打得措手不及的人,往往是过去一直很顺利,对挫折毫无心理准备的学生。

总之,从以上诸因素中可以看出,挫折承受力是主观和客观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往往不在于能力大小或想法的好坏,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鼓励自己坚持到底,即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关键居里夫人也曾警示我们,“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我国古谚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即坚强的意志是消除阻碍、走向适应和成功的关键。大学生为了克服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与失败,也为了应付今后走上社会,迎接事业中遭遇的更大挫折,必须在平时有意识地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挫折承受力,这样遇到挫折时就能应付自如,掌握主动权。

(三)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曾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了挫折归因模式,重点研究人们在成功时和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努力程度、方式方法、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几种因素可以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来划分。从以上归因模式对个体挫折心理的影响来看,应该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多倾向于进行可控的、不稳定因素的归因,得以降低挫折感,提高挫折承受力。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其挫折承受力:

1.建立适度的期望水平

挫折总是和行为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挫折都与期望水平的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的目标,调整期望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如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要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如果因目标过高就会极易受挫折,影响自信心,挫折的承受力就会下降,所以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要全面地评估自己拥有的资源,包括能力、智力、体力、经验、兴趣等,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相关的外部条件,这样制订的目标才是切实可行的。

2.增强挫折的认知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够获得与挫折事件相关的信息,就能够有效地处理它,主动参加到怕面对的挫折情境中去,就能够有效地应对这种情境。可见,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承受能力,不仅取决于挫折情境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对挫折的认知。大学生应该意识到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挫折面前决不能一蹶不振、悲观失望,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在他人遇到挫折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也很重要。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同学,要及时进行疏导、鼓励,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正确认识挫折就应该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即挫折一方面对人有消极的影响,如挫折会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如有的学生因一次考试不及格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表现是由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如挫折能增强个体情绪反应的力量,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个体对挫折的认识水平。如“吃一堑,长一智”,挫折也能使大学生学到很多东西。

因此,辩证地看待挫折的两面性,就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人生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的,暂时的挫折并不能代表人生的失败,既然挫折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大学生就应该正确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并把挫折年看作成功的阶梯。

3.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

在生活中,人们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归因倾向,对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人们失败的归因进行了研究。韦纳认为,一般情况下,失败由客观因素(包括任务难度和机遇)和主观因素(人的能力与努力)造成。人们把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活动、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如有的学生总是把自己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外在因素,还有一些同学受挫后,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技能和努力的程度,因而抱怨自己,过分自责。这两种习惯性归因,都不可能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无助于战胜挫折。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合理归因,避免归因的片面性,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符合交际的归因,学会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克服过分承担或完全推卸责任的倾向,避免过多自责带来的挫折感。霍奇斯曾说:“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当你冲破“黑暗”,看到“朝霞”,当你走完一路的坎坷,到达胜利的终点时,蓦然回首,你会发觉自己的心变得如此坚强,生命如此充实,这难道不是挫折对你的磨炼吗?

4.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积累生活的经验,这是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与于高中整天埋在书海里的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是完全不同的。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那么生活在集体之中的大学生,既要和同学们在一起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从中得到启发、疏导和帮助,又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利环境和资源,扩大社会交往,从而使自己获得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也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学生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感受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艰难,可以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意志更加坚强,从而对挫折的认识更客观,锻炼出更强的承受力。

总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某些挫折,陷入某种困境,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生活,起码没有独立生活在社会上,所以现在遇到的心理挫折是有限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但困难、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直面人生、勇于拼搏,人生之船就会战胜惊涛骇浪,驶过激流险滩,到达理想的彼岸。遭遇挫折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危机,但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拜伦说过:“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既是大学时代生活的技能技巧,也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内容。人生路漫漫,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不要被成功冲昏头脑;逆境时也不要逃避,要勇往直前,一如既往地驶向彼岸,以自信的微笑去咀嚼挫折,最终,将在这个过程中汲取宝贵的营养,得到思想的升华,从而成功地跨越这道障碍,获得人生更大的成功。

交通大学的学生沈丹(化名)称,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学生本身产生了不同的对学生组织的看法,而是一个“钱”字作祟。进入到学生组织里,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有钱的学生更容易、更喜欢到学生组织中去,交朋结友、开展社交,而贫困一点的学生自然就敬而远之。由于在学校社交范围的宽窄迥异、消费能力上的差别,学生之间的精神状态也显现出很明显的差别。

1.分析与诊断

一部分贫困生过于强调所谓的虚假“自尊”,并将贫困作为别人厚待自己的“理由”,向学校、他人源源不断地索取着物质、精神上的需要,有的贫困生因为有社会捐助而产生了依赖,这种将个人希望全盘寄托于他人身上的做法,致使他的内心十分脆弱,往往总会认为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心理就不痛快,烦恼、哀叹、愤怒的情绪随之而生。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表现:

(1)自卑心理。家庭困难学生由于缺乏甚至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常常要为生活费发愁,而陷入窘迫的处境,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能获得平等的尊重。另外,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允许,自觉没有什么学习之外的特长,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究其原因,都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2)封闭心理。许多同学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便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与周围的人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

(3)粉饰心理。由于过分地自卑又不愿意让大家知道自己经济上的困窘,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同学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甚至衣着讲究,出手阔绰,傲气凌人,总是做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4)嫉妒心理。在物质条件鲜明对比之下,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憎恨,导致极端的嫉妒心理。嫉妒会给心灵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5)偏执心理。由于封闭心理使家庭困难的同学与其他学生缺乏应有的交流,久而久之逐渐成为集体的边缘性人物,个性中会或多或少融入偏激偏执的色彩。如固执、走极端,对社会失望、怀疑,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从思想上产生反感并与之对立。

(6)依赖心理。现在国家和社会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个别贫困学生尝到了受助的甜头,产生了“受助惯性”,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缺乏主动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障碍和困难,不去主动解决,而是坐等他人的援助。

2.调节对策

(1)要正视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不盲目攀比,不能怨天尤人,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扶助政策,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2)不要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再名列第一而否定自己,要知道,大学对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不再是高中阶段的成绩一元论。发挥自己特长,完善自身不足,使自己成长为心智健康的合格毕业生。

(3)能够正视自己经济上的不足,同时要怀着一棵感恩的心认清自己来到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窘困的现状,完成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不是来和别人比金钱比父母的,应该感恩于父母的无私奉献,没有任何理由怨天尤人。经济上的困难是一时的,心理上的贫困影响却是长久的,一旦被它击倒,便难以站起,要学会坚强。人生的起跑线上,慢了一步不要紧,新的征程开始的时候绝不能输。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998cd451be1e650e52ea99a5.html

阅读1:心理压力的10种无声信号

现代生活充满压力,要想活得轻松,就必须解压。要想有效减压,就必须了解压力的蛛丝马迹。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行为科学部主任斯泰万·E·霍博佛尔博士总结出的压力“10种无声信号”。

(1)周末头痛。华盛顿大学头痛研究中心主任托德·施韦特博士表示,从高压力状态下突然放松会诱发偏头痛。周末保持平时的睡眠和饮食模式,有助于最小化其他头痛诱因。

(2)痛经。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压力太大的女性发生痛经的危险是一般女性的两倍。健身有助于缓解痛经和压力。

(3)口腔疼痛。美国牙科协会消费顾问马修·米斯纳博士表示,口腔上颚部疼痛可能是夜间磨牙所致,而压力会加重磨牙症状,可试戴保护牙套。

(4)怪梦。压力过大会导致睡眠中多次惊醒,干扰“好梦”后还可能出现不愉快的怪梦。睡前避免咖啡因及酒精,以保证充足的优质睡眠。

(5)牙龈出血。巴西研究发现,压力大的人罹患牙周病的危险更大。经常锻炼和充足睡眠有助于解压,也有助保护牙齿。

(6)突然出现痤疮。维克森林大学皮肤病学教授吉尔·尤斯帕维齐表示,压力会增加患痤疮炎症的概率。可用水杨酸清洗创面,并抹上不致粉刺的保湿霜。如果几周治疗仍无效,则应看医生。

(7)偏爱甜食。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发现,与雌激素相比,压力更可能是女性偏爱巧克力等甜食的诱因。

(8)皮肤瘙痒。日本一项对2000多人的调查研究,发现身体长期瘙痒者比正常人发生压力过大的概率高两倍。焦虑紧张也会加剧皮炎、湿疹和牛皮癣症状。

(9)过敏加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的试验发现,过敏患者焦虑后,症状更多更严重。

(10)肚子痛。除了头痛、背痛和失眠之外,焦虑和压力也会导致肚子痛。一项涉及1953名男女参试者的研究发现,压力水平最高的人比放松的人发生肚子痛的概率高3倍。

阅读2:克雷蒂安:破茧成蝶的总理

几十年前,加拿大有一个小男孩,由于生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每当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因此相貌十分丑陋。更糟糕的是,他有口吃的毛病,还有一只耳朵什么都听不见。可以说,生命中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这个可怜的小男孩身上了。

但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因为自己有如此多的不幸而自暴自弃,灰心绝望,他总是尽一切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陷。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模仿古罗马一位有名的演说家,每天在嘴里含一块小石子讲话、朗诵。几天下来,孩子的舌头和腮部都被石子给磨破了。看着孩子的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得鲜血直流,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我的孩子,妈妈一辈子都陪着你。”他替妈妈擦掉眼泪说:“妈妈,书上说,蝴蝶要自己冲破束缚方能化茧为蝶。我一定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经过男孩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中学毕业时,他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他,从不拿他的相貌开玩笑,并认为那正是上帝独有的创造。

1993年10月,他参加了全国总理大选。他的对手居心叵测地利用电视广告夸张他的脸部缺陷,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但是这种行为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这种极不道德的、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了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各大媒体闻风而动,立刻将这个男孩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挖掘并宣扬了出来,赢得了选民们极大的同情和尊敬,男孩的得票数一路飙升。

“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连任总理,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蝴蝶总理”。

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命运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立志成为美丽的蝴蝶,就要努力冲破束缚它的茧。请记住,只要心目中有目标,它就会像一盏灯照亮你的道路,让你冲破困难化蛹成蝶!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d76db60100ptaw.html

自测1:心理压力自测

指导语: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首先对自己做个简单检测,请在下列与你情况相符的项目后做上记号,然后参阅下面的解释进行简单自我分析。

(1)经常患感冒,且不易治愈。

(2)常有手脚发冷的情形。

(3)手掌和腋下常出汗。

(4)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苦闷窒息感。

(5)时有心脏悸动现象。

(6)有胸痛情况发生。

(7)有头重感或头脑不清醒的昏沉感。

(8)眼睛很容易疲劳。

(9)有鼻塞现象。

(10)有头晕眼花的情形发生。

(11)站立时有发晕的情形。

(12)有耳鸣的现象。

(13)口腔内有破裂或溃烂情形发生。

(14)经常喉痛。

(15)舌头上出现白苔。

(16)面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却毫无食欲。

(17)常觉得吃下的东西像沉积在胃里。(www.daowen.com)

(18)有腹部发胀、疼痛感觉,而且常痢疾或便秘。

(19)肩部很容易坚硬酸痛。

(20)背部和腰经常疼痛。

(21)疲劳感不易解除。

(22)有体重减轻的现象。

(23)稍微做一点事马上感到很疲劳。

(24)早上经常有起不来的倦怠感。

(25)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做事。

(26)睡眠不好。

(27)睡觉时经常做梦。

(28)在深夜突然醒来时不易继续再睡着。

(29)与人交际应酬变得很不起劲。

(30)稍有一点不顺心就会生气,而且时有不安的情形发生。

评分说明:

各项中,如果符合则计1分,不符合则计0分,所有符合的项目所得分数加起来即得到压力的总分。

结果分析:

5分以下,表明没什么压力;5~10分表示有轻微的压力;11~20分,表明有中度的压力;21~25分,表明有重度压力;25分以上,表明压力已经相当严重了。

自测2:挫折心理测试

指导语: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行动而受到阻碍且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请在每道题的答案中选择A、B、C任一项。

(1)在过去的一年中,你自认为遭受挫折的次数:

A.0~2次

B.3~4次

C.5次以上

(2)你每次遇到挫折:

A.大部分都能自己解决

B.有一部分能解决

C.大部分解决不了

(3)你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自信程度:

A.十分自信

B.比较自信

C.不太自信

(4)你对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知难而进

B.找人帮助

C.放弃目标

(5)有非常令人担心的事时,你会:

A.无法工作

B.工作照样不误

C.介于A、B之间

(6)碰到讨厌的对手时,你会: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介于A、B之间

(7)面临失败时,你会:

A.破罐破摔

B.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C.介于A、B之间

(8)工作进展不快时,你会: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办法

C.介于A、B之间

(9)碰到难题时,你会:

A.失去自信

B.为解决问题而动脑筋

C.介于A、B之间

(10)工作中感到疲劳时,你会:

A.总是想着疲劳,脑子不好使了

B.休息一段时间,就忘了疲劳

C.介于A、B之间

(11)工作条件恶劣时,你会:

A.无法工作

B.能克服困难干好工作

C.介于A、B之间

(12)产生自卑感时,你:

A.不想再工作

B.立即振奋精神去工作

C.介于A、B之间

(13)上级给了你很难完成的任务时,你会:

A.顶回去了事

B.千方百计干好

C.介于A、B之间

(14)困难落到自己头上时,你会:

A.厌恶之极

B.认为是个锻炼

C.介于A、B之间

评估说明:

1~4题,选择A、B、C分别得2、1、0分。

5~14题,选择A、B、C分别得0、2、1分。

19分以上:说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强。

9~18分:说明你虽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对某些挫折的抵抗力薄弱。

8分以下:说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弱。

(1)大学生压力的来源是什么?

(2)大学生压力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3)遇到挫折以后,你常常有什么反应?

(4)大学生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