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他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经济、就业和恋爱情感等。另一方面,学习持久紧张的竞争压力感的存在。此外,角色、地位的改变,是每个大学生所要面临的。问卷调查表明,交际困难已经占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位,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之一。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他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经济、就业恋爱情感等。

(一)环境适应压力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学生在大学中所要经历的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生活与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冲突等等,必然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但入学后不少的大学生心理呈现“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我封闭”等心理特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变化,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拥挤的宿舍及食堂,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要自己料理生活等,这些都易使大学生感到茫然无措,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心理压力陡然增加。大学生环境适应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环境适应压力

学习问题是大学生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离开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却失去了上进的明确目标,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不会安排和有效利用大学里过多的自由时间,缺乏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这些适应不良,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学习持久紧张的竞争压力感的存在。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他们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实用价值的热门课程,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如计算机、外语、法律财经等等。他们以“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座右铭,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考状态,由于持久紧张,很多大学生用脑过度,导致学习疲劳,以至于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大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缺乏,在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挫折心理。

男生小B,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多科考试成绩不理想,从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修习学分达不到学校的规定,面临退学的危险。

1.分析与诊断

该男生属于典型的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案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有别于中学生。因此,在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动机、兴趣、方法、用脑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角色、地位的改变,是每个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多数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学校的尖子、老师、家长的宠儿、同学、朋友心目中的榜样,自我感觉良好。但进入大学后,跻身于这个集中各地优等生的新群体中,就不可能再是宠儿、都是优等生了,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能否继续保持优势,或者接受“自己是平凡一员”这一事实,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这种现实,采取逃避或否认等防御方式,就会引发心理卫生问题。

事实上,你已经是高等学府的学子,足以证明你的优秀。

2.调节对策

(1)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大学的学习是将被动转为主动。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就行了,其实还应充分利用校园中的特殊资源比如图书馆、教授讲堂、学科带头人等,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

(3)入学后,要有目标准备,经常要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在今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当前的环境下,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有利于角色定位,适应新环境。(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豆丁网,https://www.docin.com/p-388634066.html

2.生活环境适应压力

生活适应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在校大学生处于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他们在生理上多已发育成熟,但其心理发展远没有成熟,带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冲动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生活适应问题,如宿舍中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互相适应问题,包括口音、就寝时间、睡眠习惯等,有的人有可能必须把录音机开得很响,才能睡得着;有的人有一点动静,就不能睡觉。这些致使有的学生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一点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便出现茫然、孤独、苦闷、无所适从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人际交往压力

当前大学生都是90后或者0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乏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从小受到父母百般呵护,因此,性格多任性自私,甚至为所欲为。有些大学生只与自己喜欢的少数人交往,或是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准,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很难接纳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带有主观性、极端倾向。在与他人交往时,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便会感到失望。问卷调查表明,交际困难已经占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位,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之一。

(三)经济压力

有机会就读高等学府自然是值得庆贺之事。但是,入学需要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特别是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庆幸,希望通过大学知识的习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为高昂的学费而发愁。即使那些有幸筹到学费的同学还得承受同学间的经济差距的压力。他们害怕经济优越的同学瞧不起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玩笑或手势都会刺伤他们的自尊,由此甚至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人际间的交往。有的特困大学生对其家人怀有深深的愧疚感,有的父母为了供养子女念大学甚至积劳成疾,有的是靠兄弟姐妹的外出打工继续学业的。这也使得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自己没有用,还要靠家人供养,心里难受”“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为自己缩衣减食,就难过”的想法都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有很深的愧疚感。

(四)就业压力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大学生都期待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甚至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在毕业前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培养更强的综合素质,以便毕业后去争取有限的就业机会,这着实给莘莘学子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另外,有的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缺乏认同感,认为再努力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有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四处碰壁,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有些学生面对不同的就业岗位不知该如何选择,很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无力感和焦急感,这些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压力。

(五)恋爱情感压力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但是大学生的恋爱观、择偶观往往并不成熟,不明白“爱”的真正意义和责任,经济尚不独立,考虑问题简单化、理想化,情绪表现出易冲动等,很多时候谈恋爱只是凭一时冲动或者仅仅是随波逐流。因此,大学生恋爱带来的压力,主要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拒绝“爱”,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业等其他问题的关系。有些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人生的全部,一旦发生情感危机,容易表现出绝望、厌世,否定自我的倾向。如不能及时排除对失恋的绝望心理,很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