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积极、全面而良好的交往认知是健康交往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交往行为引起交往对象良好的反应,引发积极的交往行为,在交往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平等原则
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平等待人应该是为人真诚、待人诚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年龄、学识、经历相近,虽然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个人能力有差异,但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真诚原则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以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和谐相处。真诚是大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表现,只有真心付出,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做到与人相处有诚心,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这样才能使对方放心,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彼此相互理解,并为进一步交往奠定基础。
(三)宽容原则
宽容要求相处时为人要豁达开朗,做事不能斤斤计较,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消除彼此间的紧张和矛盾。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由于认识不一致而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求同存异,虚怀若谷,要学会忍耐和控制,要理解个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允许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存在,要用宽容心去对待别人的缺点与不足。
(四)互助互利原则(www.daowen.com)
互助互利表现在交往的过程中,交往的双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既满足了双方各自的需要,又促进了相互间的联系,深化了感情。如果一方只是索取,而不付出,就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尽义务,相互付出,多献爱心,解人之困,救人之危,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行为得体、恰到好处。适度原则影响着其他原则,有很强的普遍性。适度原则体现在许多方面,常见的有:自尊适度、热情适度、豪爽适度、言谈适度、信任适度等。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自尊适度、热情适度和信任适度等。自尊适度一是防止因自尊心太弱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是要防止因自尊心过强而产生自傲、自负心理。热情适度也是一样的,一方面不能热情过度,另一方而也不能热情不足,两者都会令人产生不快的感觉。
(六)信用原则
人际交往要讲究一个“信”字。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言必信,即说真话,不说假话。如果一个人满嘴胡言,经常说假话骗人,到头来就会形成“狼来了”效应。二是行必果,即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实践诺言。如果一个人到处许愿而不去做,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唾弃。
“言而无信非君子也”,要取信于人,首先要守信,即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其次要信任,不仅要信任别人,而且要争取赢得别人的信任。第三不要轻易许诺,即不说大话,不做毫无把握的许诺。第四要诚实,即自己能办到的事才能答应别人去办,办不到的事要讲清楚,以赢得对方的理解。第五要自信,即要有一种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给人以信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