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出现这些问题时,大学生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地自我调节和疏导。对大学生而言,首先取决于大学生的内部条件。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遇到“沉不下心”“分神、跑神”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听课上来。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出现这些问题时,大学生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地自我调节和疏导。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发生和维持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既取决于外部条件即环境的诱因,又取决于大学生的内部条件。对大学生而言,首先取决于大学生的内部条件。

1.动机缺乏的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与大学的目标,重新规划学业与人生。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机是有出于想找一份轻松而收入又高的工作,那么他在顺利的情况下可能会勤奋学习,而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半途而废。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增长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开阔视野为以后的就业和深造做准备的学习。考一个好分数固然重要,但不要把学习看成是应付考试而完成的一个任务,应把自己的学习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否则只注重分数,知识面狭窄,就可能使自己的学习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导致将来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2)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特别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应该认识到学习成功是因为努力的结果,学习失败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但还是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

(3)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业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学习中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2.学习动机过强的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质。制订恰当的学业目标与学业期望,能动地调整自己的目标,时高时低,让自己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从而使目标成为自己信心的保障和激发自己不断努力的动力。与此同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

(2)动机转换。将表面的学习动机转换为深层学习动机,淡化外在奖励,特别是学业成就的诱因,正确对待荣誉与学业成绩。

(3)端正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坚持不懈,便会取得预期效果。

(4)建立新的认知模式。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成败问题,赢得起,也要输得起。转变成功观和完美观,“只有达到目标才是成功”转变为“只要努力奋斗过就是成功”“只有十全十美才是完美”转变为“只要尽力就是完美”。

(二)克服学习焦虑,适度放松心情

1.自我松弛

其一是呼吸放松训练:即当自我感觉到心理比较紧张时,可改变原来的呼吸节奏,采用缓慢的、稳定的呼吸方法,连续多次,可达到消除紧张情绪和平衡心理的目的。其二是肌肉松弛的调节:如近几天一直情绪紧张,可选择安静的环境休息一下,听听轻松的音乐,躺一会儿,让全身各处肌肉得到放松。其三是转移想象,多想想能使自己愉快的人或事。

2.增加自信

一些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首先要培养自信心,减少自卑感。应该每增加一分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

3.自我刺激

产生焦虑情绪的当下,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自己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及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4.自我催眠

学习焦虑的学生大多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方法促使自己入睡。

5.自我反省

有些焦虑是学生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在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三)集中学习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地用在学习上,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就不断地责怪和强迫自己,结果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注意力愈加难以集中。这时候就会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更加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则跑到了“怕被干扰”“怕不能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进:

(1)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注意力不集中就不集中,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认真做好作业就行”的态度,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是了。以这种态度去对待,“沉不下心”“分神、跑神”的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2)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学习。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遇到“沉不下心”“分神、跑神”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听课上来。(www.daowen.com)

(3)自我提示。找几张卡片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于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四)增强记忆力,科学用脑力

提高记忆力的10种方法。

1.注意力集中

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感觉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中的错误得以纠正,遗漏得以弥补,将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比单一默读的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来缩短记忆过程。或者采取编提纲、记笔记、做卡片等方法来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来记忆重难点和学习材料,效果要好得多。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只有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五)正确归因,加强引导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强调积极因素的作用,给予积极的暗示,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从客观角度寻找学习问题原因,改变消极态度。帮学生分析近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当取得学习成功时,教师要肯定近期学习的努力与付出,引导他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有能力,认可自己近段时间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