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一部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健全的,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首先是认识外部世界和他人,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因此,探讨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在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困扰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是生理、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体倾向性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生理因素
人从小时候就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对于一个发育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别人不会认为有什么特殊,他也不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也就不会有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和体验。而对于一个发育异常和有残疾的孩子来说,他会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不同。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太胖,不愿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长得太丑,不愿与同学交往,这都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4岁的年龄阶段上,男生特别重视自己的身高,女生则更加重视自己的相貌。一位大学二年级学生在答卷中写道:“在许多场合下,我都不想出头露面,因为我的个子低,总想避免与高个子的同学在一起。”女生大多希望自己再漂亮一点。一位女生说:“我每天都照镜子,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我能再漂亮一点就好了’。每当看到我那淡而短的眉和翘起的两颗黄牙,我总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对我那漂亮(至少比我漂亮)的同桌,我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妒意。”因此,生理因素是形成自我意识的最初因素,这个因素会影响一生的各个阶段。
个子矮带来的苦恼
某男同学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在大三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自己的未来都失去信心。这件事就是谈了半年的女友和他分手了。那是个不错的女孩,但她妈妈反对他们交往,主要原因觉得男生个子矮。此事过后,这位男生特别自卑,不知道该怎么办。另外,已经是大学高年级的他面临就业,可许多职业对身高的要求苛刻,又让他在就业问题上更加悲观。由于个子太矮给他带来了许多苦恼,他整天胡思乱想,没有心思学习,也不愿与人交往、成绩从前十名跌到了二十几名。
1.分析与诊断
由于身高问题导致失恋,产生的自我怀疑直接影响了这位男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影响到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完全靠反射性评价来建立自我认知,而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归根到底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和现实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以致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的结果,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调。
2.调节对策
这位大学生应当认真思考“自我”,逐渐澄清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发展积极的自我体验,强化自我控制,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位男同学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要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人家虽有其长处,但也有其短处,要敢于拿“己之长”比“人之短”。这样比,就会比出自信,比出精神,比出干劲,自卑心理就自然会克服。这位男同学虽然身材不完美,但晏子、邓亚萍、拿破仑等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的身高也不尽如人意,所以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在生活中注重自我,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接受别人,接受大千世界。“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不断战胜自己,完善自我。帮助自己建立积极、自信心理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这样,你就会觉得蓝天是美丽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新鲜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在世界上是幸福的。
(二)学校因素
在高手云集的大学,中学时代学习优秀的优越感被成为普通学生的感受所替代,比如生活方面,中学时父母照顾多,而大学要培养自理能力;心理适应方面,中学时代的好学生周围充满了赞扬声,优越感强,但到大学,尖子荟萃,自己原有的优势不明显了,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拔尖的学生了。”“在这个地方,我得不到我原来所得到的特别的关注和爱护了。”有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不及格现象,往往把原因归为“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材料”“我的其他方面搞不好”“我缺乏创造性”等。
另外,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总觉得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校规、校纪与他们所追求的个性张扬相矛盾,从而在内心产生激烈的冲突。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这种困扰,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www.daowen.com)
(三)社会因素
当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新的社会刺激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在同一社会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不同,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对自我的认识、评价也会有所差异。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的延长、报纸杂志的增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大学生不但受到教师、家庭的影响,受到电视、电影等单向传播媒介的影响,而且受到互联网络交流信息的影响。当操纵电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公布信息时,犹如“运筹帷幄之中”,发挥着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家庭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早期经验对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接触到的第一个学习场所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亲和母亲。他们早期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家庭的经济地位直接影响了后来孩子的我意识的发展。
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过分溺爱的家庭教养类型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些家长过分保护、过分顺从,使孩子过分依赖,而使自我意识长期处于幼稚水平。另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子女容易产生优越感,家庭成员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易使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混乱。
(五)个体倾向性
个体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从形成到成熟的时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决定了青少年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人年轻时候的自我要求将影响一生,例如,雷锋已家喻户晓,在他短暂而又光辉的生命历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比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正确地解决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根本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被人们传诵、学习,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碑上。所以,一个人要想以后有好的发展,从年轻时就应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六)他人的影响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竞赛评比、表扬与批评、学习成绩报告单等途径获得他人正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相互交谈等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总是离不开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尤其是自己心目中榜样的影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楷模,通过学校教育或阅读文艺作品,可以了解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英雄模范人物。于是,在自我意识中便产生了“我要像他们一样”等观念。
应该看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困扰,是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是由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家庭、学校等种种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为自我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只有重视、引导和调适,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达到自我的统一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