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生理自我时期或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这都是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社会角色逐步确定而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来的。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提高是个体毕生的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等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出生至3岁)

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母亲的乳头一样。

婴儿一般在8个月时产生“生理自我”,1岁左右产生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儿童才开始能区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之后把自己这个主体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有了自我意识萌芽。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和脚,与咬别的东西(玩具、饼干等)感觉不一样;可以将拿着玩具的手同玩具区分开来,不会再认为玩具是手的一部分等。儿童开始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但这个时期的儿童是将“自己”当客体来认识的,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就是,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如“小红要吃饭”“小红要玩具”等,还不会用“我”来称呼自己。

2岁以后,儿童学会了使用人称代词“我”,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3岁左右的儿童,“我”的使用频率增加,产生了一些较为极端的“自我独立”要求,在成人的眼中,这时的孩子常常与父母“闹别扭”,原来顺从而又可爱的孩子,变得很有“主见”,总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他们做不到。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羞耻感、自主性和占有欲。例如,看到母亲喜欢其他的孩子时,会生气、嫉妒,甚至动手打那个“抢走”母爱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儿童的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世界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生理自我时期或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至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经历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人生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个体在游戏、学习、劳动、生活中,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建立角色意识。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享有的社会权利。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完全依照成人的影响来认同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几乎是从他人的那里获得“肤浅”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识。没有困惑、烦恼与忧愁,因此单纯而快乐。(www.daowen.com)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学生会答不上来,说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爱玩猫的人”等,或者是转达教师、家长或其他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因而内心世界很平静。小学的孩子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与行为相联系的一些品质进行评价,并能初步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独立性、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有了迅速发展,并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水平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少年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想到自己,开始“发现”自己,开始关心自己的发展,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出现了有一定现实基础的理想,有了较稳定的兴趣爱好,同时,还有了许多内心的“小秘密”;他们开始对周围人们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等感兴趣,关注周围人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但这时自我意识的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加之生理发育加快,面对的压力增加,心理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

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期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整合而接近成熟,从而逐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根据社会要求去主动地认识和发展自己。自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比如,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等等。这都是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社会角色逐步确定而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就是自我意识在青年期由一个完整的自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理想的我”,即关于自己未来的总观点和总设想,“我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人”;另一个是“现实的我”,即当前的形象和实际水平,“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分化成“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这样,一个人就既是自我的观察者,又是被自己观察的对象。处在观察者地位的是“主体的我”,被自己观察的是“客体的我”。这就为青年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由于青年不断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把“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加以比较,而在青年时期“现实的我”往往落后于“理想的我”,二者之间的矛盾和距离,会使他们感到很痛苦,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从此进入一个内心动荡不安、情绪体验错综复杂的时期。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来的。

(三)自我意识的完善(青年中期至死亡)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从青年中期开始,个体的自我意识便开始进入完善与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持续到人生的终结。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提高是个体毕生的任务。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这时,原本“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即主体的“我”,另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即客体的“我”,出现了“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标志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已开始走向成熟,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