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谈到了四种教养方式的分类,对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和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情绪以及智力发展结果间存在稳定的联系。这可能有几方面原因。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自主、自理、自尊和自信的发展。总之,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最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结果的一种教养方式。爱给予孩子理解、接纳和支持,让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自我,拥有自主性、自尊和自信。

前文谈到了四种教养方式的分类,对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和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情绪以及智力发展结果间存在稳定的联系(Shaffer,2016)。

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有几方面原因。首先,父母的接纳-反应性很高,这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和蔼而接纳的,所以给孩子营造的是一种充满爱的氛围,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会更愿意听父母的话,自觉接受父母传输的社会规则。这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打下了基础,也让孩子更容易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其次,父母虽然也有较高的要求-控制性,但由于在要求、控制的同时有很高的反应性,所以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既理性又民主,既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符合社会规则的要求,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遵守,并且会监督孩子遵守,同时又能够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执行过程中为孩子提供支持,或者和孩子协商出能够让双方接受的办法。这样一种公平合理而非武断蛮横的方式,会让孩子更愿意服从。既让孩子理解社会规则,又极大地尊重其自主性、维护其自尊,让孩子逐渐学会平衡社会和自我的关系,用更理性的态度实现社会化。再次,由于父母对孩子很敏感,所以他们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会细心地参考孩子的能力水平,提出的要求一般是孩子努力后能够达到的,并且会给孩子的自主性留出空间,让他们决定怎样做才能最好地达到这些要求。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自主、自理、自尊和自信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期的孩子来说,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他们安心地探索自身各种角色和想法,准确地自我定位,从而促进自我统合(Shaffer,2016)。(www.daowen.com)

总之,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最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结果的一种教养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既需要爱也需要限制。限制让他们有一套标准来规范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更好地社会化,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和发展。爱给予孩子理解、接纳和支持,让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自我,拥有自主性、自尊和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