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恋对抑郁的影响抑郁是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持续性的情绪低落状态。(二)依恋对焦虑的影响焦虑是另一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的常见情绪状态,主要体验是过分恐惧和担忧。内部工作模型的一部分是个体对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依恋对象所接纳,这一部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安全型依恋者对他人持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依恋实质上是在生命早期,自己与重要他人建立起来的一段关系。为什么这段关系如此重要?它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它的影响可以持续人的一生?

依恋——这段生命早期的关系,之所以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持久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当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依恋关系就是他(她)被最早书写的关于人际世界的知识。一方面,这些知识是保证婴幼儿能够在情绪上生存下来的最基本的规则,另一方面,它们一直在持续地运作,被反复强化,因此这些知识的影响会持续存在。这些人际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他人的信念,即依恋对象是谁,怎么找到他们以及他们会作何反应;二是关于自己的信念,自己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依恋对象所接纳。依恋理论的提出者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将这些知识统称为“内部工作模型”。之所以称为工作模型,是因为它是一种在个体心理世界动态运作的,会对个体的认知、感受和行动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回避型婴幼儿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索活动上,主动怠慢或忽视母亲,因为他门的预期依恋是难以获得的;矛盾型婴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母亲身上,忽视探索活动,因为他们要捕获母亲那难以预期的关注,同时也要抑制母亲并不鼓励的自主探索行为。由此可见,婴幼儿的依恋和探索行为都是受内部工作模型驱动的。内部工作模型及其支配下的策略在反复的使用中,逐渐成为个体人际交往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决定了个体如何去注意、去回忆、去感受以及去行动。因此,最早在婴幼儿期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会一直延续下来,以相应的觉知的模式、情感体验的模式和行为的模式,主动保留下来,并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亲密关系中,甚至会体现在日后和自己孩子的依恋关系中。

现有研究表明,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恋对抑郁的影响

抑郁是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持续性的情绪低落状态。对依恋类型与抑郁的相关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与不安全型依恋在抑郁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别,不安全型的抑郁比例和抑郁程度都要显著高于安全型。

幼年经历中有三种依恋状况容易导致抑郁发生(Bowlby,2017):一是父母死亡;二是儿童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与照料者建立稳定和安全的关系;三是父母给予儿童他没有能力或是不值得被喜爱的信号。这三种情况下,儿童都会体验到一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这与塞利格曼关于抑郁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一致(Gerrig&.Zimbardo,2016):个体无法控制不良事件发生时,就会产生绝望感,从而导致抑郁。与正常人群相比,抑郁人群更多地把父母描述为缺乏支持、不慈爱和拒绝的。所以,孩子在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接纳和关爱,成年后会增加其抑郁的风险。

(二)依恋对焦虑的影响

焦虑是另一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的常见情绪状态,主要体验是过分恐惧和担忧。以儿童和成人为研究对象的对依恋和焦虑关系的研究都表明:安全型的焦虑水平要低于不安全型。

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婴幼儿会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体验到焦虑感,可以称之为分离焦虑。依恋对象离开时,婴幼儿处于保护缺失的状态,这时依恋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婴幼儿会很自然地产生焦虑情绪。安全型婴幼儿通常能得到母亲较好的回应,因此他会感到在需要时母亲会满足自己的,他们内心会获得较强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缓解分离焦虑。成长过程中乃至成年后,这种充沛的安全感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减少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感。不安全型依恋的状况与此相反,依恋需求通常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因此内心的安全感是欠缺的,他们不能确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妈妈是一直都在的,所以这种安全感的欠缺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三)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www.daowen.com)

心理健康除了直接体现为负面情绪的强度和频度之外,还体现在个体能否利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缓解负面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在面对压力、痛苦情境时,更擅长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通常会采用建设性的策略以减轻痛苦;不安全型依恋则在情绪调节上存在缺陷,更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与适应不良(Brennan,Clark&Shaver,1998)。

有三种较为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利用社会支持。认知重评是对情绪诱发事件或情境的解释评价,不同的评价结果会导致不同的适应后果;表达抑制是对情绪表达行为的抑制,此策略的使用通常会导致更多的消极体验;利用社会支持是对他人提供支持的感知和利用度,善于利用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矛盾型依恋通常会夸大威胁,很少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对情境进行合理评估(李彩娜,董竹,焦思等,2016)。回避型依恋除了较少使用认知重评,一般会使用表达抑制,转而使用否定、压抑、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李彩娜,董竹,焦思等,2016)。安全型依恋在遭遇痛苦情境时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同时也更能感知到他人的支持;而不安全型依恋既不愿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且也不认为别人提供的帮助是有效帮助,因而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消极情绪(唐海波,蒲唯丹,姚树桥,2008)。

(四)依恋对自尊的影响

自尊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会对个体所有的心理功能——认知、情感、意志、行为——都产生影响(Baumeister,2010)。自尊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依恋与自尊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依恋类型与自尊水平有关,安全型依恋的自尊水平相比于其他依恋类型最高。

内部工作模型的一部分是个体对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依恋对象所接纳,这一部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在生命早期与依恋对象的互动中,个体逐渐形成自我价值感。如果是被爱被珍视的,个体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被珍视的;反之,如果是被嫌弃被忽视的,个体会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值得被爱被珍视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自尊的源头。

(五)依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衡量成年个体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心理问题都与人际关系不良有关,继而造成个体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困扰(李彩娜,刘佳,黄凤,2012)。大量研究证实,依恋是预测人际关系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标之一。

安全型依恋者对他人持积极态度,更能信任、理解和同情他人。不安全型依恋者则有更多的人际问题,包括对他人信任度低、人际关系不良、人际交往过少导致的孤独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内部工作模型及人际交往中的知觉、情绪体验和行为方式有关。依恋焦虑的水平越高,个体对自己是否被他人接纳的疑虑越多,因此对人际交往中的消极信号会过分敏感,从而更容易注意到他人发出的消极信号,或错误地将中性信息知觉为消极信号,并由此引发更多的消极体验。依恋回避的水平越高,个体越倾向于认为他人是不可得的,因此也就越不容易感知到他人的支持,也越少为他人提供支持(李彩娜,刘佳,黄凤,2012)。这些人际交往的感受和行为模式同样也会体现在亲密关系中,由此导致和恋人(伴侣)之间的矛盾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