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因素在人与动物中的存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因素在人与动物中的存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不仅存在于人类,在其他动物身上同样存在,譬如刚出生不久的小鹅会在一段时期内一直跟随着它最早看到的移动物体。他们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妈妈会突然不见了,所以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能让他们安心,一边探索外界一边要“看”着妈妈,或者干脆放弃探索,黏着妈妈。所以他们的探索行为不持久,很容易被打断,看似对母亲的依恋需求强烈,实则是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恋因素在人与动物中的存在

从生命的成长历程来看,在生命早期(3岁之前),家庭是婴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互动是最主要的互动。因此,在这一阶段,决定孩子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母婴互动的质量,它造就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状况。而依恋可谓是影响心理健康早期的最关键因素,它对安全感的建立、自尊的形成、情绪的感知调节、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等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依恋是婴幼儿和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Bowlby,2017).由于这种感情联结的存在,婴幼儿会很自然地亲近母亲。这种亲近体现在情感和行为两个方面,典型的表现如妈妈回来时会很高兴,笑着要妈妈抱;妈妈离开时会很难过,大哭不让妈妈走。依恋是进化的产物,是生命体保证自身生存的一种先天机制。人类祖先面对着大量致命威胁,婴幼儿离开他人的保护而无法存活,因此,为了提高生存和繁衍的概率,人类进化“设计”了依恋系统。它不仅存在于人类,在其他动物身上同样存在,譬如刚出生不久的小鹅会在一段时期内一直跟随着它最早看到的移动物体。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不仅受这种本能的支配,还会根据外界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这就使依恋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也使它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总体来说,人类婴幼儿的依恋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而形成这些不同关系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母婴互动的质量(Wallin,2015)。

(一)安全型

这类婴幼儿当母亲在场时会很活跃地玩耍,母亲离开时会短暂地沮丧难过,母亲回来后会主动寻求跟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并且很快继续投入玩耍。这类婴幼儿在依恋和探索外界之间可以比较灵活地切换,依恋需求强烈时会主动寻求满足,“加满油”之后可以离开母亲去自由探索。他们的安全感很充足,母亲在时可以毫无顾虑地探索,母亲离开虽然会让他们不快乐,但是内心的安全感使他们即使离开母亲的保护也敢于独自接触外界。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安全的依恋关系,是由于婴幼儿与母亲的沟通是一种和谐一致的沟通。当孩子发出依恋信号时,母亲能够用行为迅速做出应答,这种沟通是合作性的,而且母亲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强烈程度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母亲既不会回应得过多,把自己和孩子绑在一起,妨碍他们的自由探索;又不会回应得过少,离得太远,让他们感到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对外界充满惶恐。母亲的回应是不多不少刚刚好的,这样的回应让孩子感觉到安心踏实,因为在他们需要时母亲总是在的、是可获得的,而且母亲的反应与他们的需要程度是匹配的。因此,在孩子的内心会逐渐生发出安全感,并且日益稳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即使母亲不是总陪伴在身边,“心里的妈妈”或者说这种内在的安全感也会让他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外部世界

(二)回避型

回避型的婴幼儿对母亲没有太大兴趣,他们对于母亲是否在身边表现得很漠然,无论母亲离开还是回来,他们似乎都不在意,只是不停地探索周围的环境。这类婴幼儿将自己的行为固化在探索上,忽视自己的依恋需求,即使体验到需求也不表达出来。

这种依恋关系的形成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依恋需求回应过少,母亲会用各种方式拒绝孩子发出的依恋信号,例如,抑制孩子表达情绪(孩子哭闹不想让妈妈离开时,却得到了妈妈“不许哭!”的斥责)、回避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或者进行粗暴的身体接触(孩子想要妈妈抱时,妈妈走开或者一把将他们推开)等。如此情况多次发生之后,孩子知道了自己想要与妈妈联结的需求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所以,他们不再主动寻求与妈妈接触。因此,回避型婴幼儿表面上的冷漠和依恋行为的缺失,其实是一种防御性的适应,为了不再体验求而不得的痛苦,为了在情绪上更好地适应,他们选择了这种策略,用冷漠对抗冷漠。(www.daowen.com)

(三)矛盾型

矛盾型婴幼儿当母亲在场时会过于关注母亲,因而无法投入地探索周围环境;母亲离开时会极度悲伤,很难安抚,也难以再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母亲回来时会再寻求与母亲接触和抗拒与母亲互动之间摇摆。这类婴幼儿的行为固化在满足依恋上,从而妨碍了他们对外界的探索。他们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妈妈会突然不见了,所以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能让他们安心,一边探索外界一边要“看”着妈妈,或者干脆放弃探索,黏着妈妈。

矛盾型婴幼儿的母亲对于孩子发出的信号不敏感,而且很难做出与孩子的联结需求相一致的反应。要么给得过多,对孩子过度保护,从而限制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活动;要么给得过少,孩子的依恋需求经常没有被及时满足,他们只好以更夸张的方式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满足。由于母亲对自己依恋需求的回应通常难以预期,孩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因此矛盾型婴幼儿内心的安全感不充分,不足以支撑他们离开母亲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所以他们的探索行为不持久,很容易被打断,看似对母亲的依恋需求强烈,实则是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表现。

(四)混乱型

这类婴幼儿在与母亲重聚时的反应是难以捉摸或者怪异的,比如突然瘫软倒地,或者陷入一种茫然、恍惚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反应是因为这类婴幼儿的母亲既是他们天然的依恋对象,同时也是危险的来源,是他们害怕的对象。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危人群,例如,患有精神疾病、滥用药物或有暴力虐待行为的人。婴幼儿会卡在靠近还是避开母亲这两个矛盾冲突之间,当体验到这种“无法解决的恐惧”时,他们产生了策略上的瓦解。和前面三种依恋类型相比,这种依恋关系在人群中占比相对较少。

这四种依恋类型除了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后面三种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婴幼儿内心安全感充足,情绪状态稳定,能够在一种平静的心境中探索外界;对自己的依恋需求能够敏锐觉察和表达,也容易满足。总体来说,他们的心理功能良好,心理健康。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幼儿安全感欠缺,内心时常惶恐不安,受这种心境的影响,探索外界的行为容易被打扰。依恋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致使他们发展出两种极端的策略,过度抑制或过分夸大自己的依恋感受和表达,更有甚者因为没有有效策略而出现策略瓦解。这些婴儿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并且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或过分压抑让自己变得麻木冷漠,或过度表达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痛苦厌烦。他们不能准确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也难以被外界满足。所以说,他们的心理功能不良,心理不健康。

依恋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持续一生的。在3岁之前,由于儿童和外界接触很少,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占人际关系的主导,因此,依恋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外界交往(老师、同伴等)的增多,依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前景”褪变为“背景”,虽然它不再那么明显,但是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奠基,仍然在持续稳定地发挥着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