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花了大把的时间在学习上,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大规模的访谈,笔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知道怎么学习”,即学习中“认知策略”应用缺失。“认知策略”是指认知过程中学习者为达到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思维方法或技能。只有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情景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故认知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不同的“认知策略”是否会影响师生的课堂感受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将有何影响呢?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至关重要,也是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属于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该部分知识目标比较容易达到,即讲述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和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即可。但能力目标要求较高,即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思维方式、方法、过程,总结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并加以应用。
整堂课,老师采用的是“分—总—分”的结构。
分: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情景下,依次学习光合作用中各探究实验,即完成知识目标一。教师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宜的“认知策略”。教师做到了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对于简单的、学生有认知基础的实验,如普利斯特利实验和英格豪斯实验,教师设计的是“重复策略”。学生通过“阅读”“勾画”“复述”等方式实现对简单知识的不断重复和记忆。对于较难的、需要学生思考的实验,如萨克斯实验和恩格尔曼实验,教师在扮演引导者如播放视频,提问追问等的同时,更使用了“精加工策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答疑”“评价”“总结”“展示”等方式,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应用。
总:教师请学生自行总结并板书展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等,以完成知识目标二。其中引导学生使用的是“组织策略”,即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
分:教师接着使用拆分反应式,提出新的问题“产物O2中的氧元素是来自于CO2还是H2O?”,为下节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埋下伏笔,并请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检测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进行了两次“磨课”。第一次上课全部采用“精加工”策略,即借助学案,列举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所有实验及相关问题,每一个实验都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个别展示”的方式进行。恩格尔曼实验刚开始分析,下课铃声便响了。第二次上课,为节约时间,对于较简单的普利斯特里和英格豪斯实验,教师开始采用“重复策略”,即教师直接复述教材内容,较难的萨克斯和恩格尔曼实验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相互评价,个别展示,教师答疑”等方式进行,最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光合作用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反应式等。
三次上课均在同一平台班级进行,每一次上课结束,笔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的访谈,访谈结果整理如表9-4。(www.daowen.com)
表9-4 三次课课后师生课堂感受统计表
由表9-4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不同的“认知策略”是会影响师生的课堂感受的。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适当的“认知策略”,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的课堂愉悦感。
在应用不同认知策略的情况下,笔者通过调查统计本节能力目标的实现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课后对学生进行习题的检测,即“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原料,材料工具自选”,满分为5分,应用统计学的相关工具,数据统计分析如表9-5。
表9-5 三次课学生学习效果总体水平数据表
由表9-5可知,第一次上课和第二次上课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T=-2.062,P=0.007),说明第一次上课,不符合学生认知情况和规律的“认知策略”在使学生反感的同时,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学习效果,导致课堂的低效。第二次上课和第三次上课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T=3.272,P=0.025),但小于第一次上课与第二次上课的差异,说明“学生讲”代替“教师讲”是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