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认知结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观点对比

元认知结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观点对比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元认知的结构组成,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二分法”和“三分法”。具体而言,主体所拥有的各种元认知知识,只有通过元认知监控这个具体的操作过程才能发挥效用,同时,主体还要通过元认知监控这个实践性的环节,不断地检验、修正和发展有关元认知的知识,使主体所拥有的元认知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另外,有研究者认为元认知的结构主要包括元认知认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

元认知结构:二分法与三分法的观点对比

那么元认知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对于元认知的结构组成,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二分法”和“三分法”。

(一)二分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二分法是Schraw于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包括关于元认知知识(Knowledge of Cognition)和元认知调节(Regulation of Cognition)两部分。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资源以及他与具体学习情境之间相容性的知识,它包括三种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个体对自身认知状况和水平、事实本身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等方面的了解;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样做”的知识,即怎样进行各种认知活动的知识;而条件性知识则是关于“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的机能和策略的知识。

元认知调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认知活动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知识通过元认知调节起作用。

(二)三分法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了元认知结构的三分法,认为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具有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例如对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优势、策略水平及与他人的认知特点的差异及相似性的认识等。

关于元认知知识的内容已有很多精辟详尽的阐述。如Brown认为关于认知的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资源及学习者与学习情境之相容性的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的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汪玲,1999)。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知识主要有三类:

(1)个体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及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知方面的某些特征的知识,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差异、认知个体之间认知能力差异以及对人类认知能力普遍性等的看法。(www.daowen.com)

(2)任务知识指个体关于认知活动任务的要求、特点方面的知识,包括对认知任务完成的可能性、最好方法、任务要求难度以及任务目标高低等的看法。

(3)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杨宁,1995)是指个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所需要的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比如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策略等。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也是元认知的主要成分,它是指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董奇,1990),在内容上可简单也可复杂。一般来说,元认知体验通常与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与一个人正在取得或可能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有直接联系。例如,预感失败后产生的焦虑,预感成功后产生的喜悦,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心得,从失败的经验中获得教训,借此产生信心、效能感,等等。这些都是主体认知前后产生的情感体验(王亚南,2004)。

它还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它可能会被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也可能被下意识地、不大清晰地意识到;②它可以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前、之中或之后,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③它最有可能发生在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的活动中,或每一步都需要事先计划、事后评估的活动中,这类活动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感受自己的思考;④有些元认知体验的内容就是元认知知识,或完全可以描述成进入意识领域的元认知知识。

同时,元认知体验对认知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人们的认知热情,调动认知潜能,从而提高认知加工的效率(陆红,2004)。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主动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通俗来说,是指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能不能评价学习过程,能不能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方法,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它是元认知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制订计划,操作控制、自我评价、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相应的元认知监控策略有:规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ies),监控策略(Monitoring Strategies)、评价策略(Evaluating Strategies)和矫治策略(Revising Strategies)(段莉,2006)。

国内众多学者也倡导元认知的三分法,如董奇(1989)、刘绍龙等(2002)、汪玲等(1999)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三分法是对二分法进行综合的成果。(吕明才,2007)

总之,元认知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三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元认知水平,它们共同制约着人的认知活动。其理论核心是强调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要求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意识进行监控、调整,从而达到自动化程度(吴文亮,2004)。具体而言,主体所拥有的各种元认知知识,只有通过元认知监控这个具体的操作过程才能发挥效用,同时,主体还要通过元认知监控这个实践性的环节,不断地检验、修正和发展有关元认知的知识,使主体所拥有的元认知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主体产生的关于某一具体认知任务的元认知体验受相关的元认知知识的制约,同时元认知体验又可以转变成元认知知识而进入主体的长时记忆中,成为其元认知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元认知监控的每一具体步骤的效应,都会对元认知体验产生影响,而元认知体验也会对元认知监控产生动力性作用(王亚南,2004)。

另外,有研究者认为元认知的结构主要包括元认知认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特别指出元认知认知指的是以认知活动为对象所进行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的认知活动。个体进行元认知认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弄清某一认知活动,掌握某一认知活动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完成这样的认知活动(姚景照,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