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握有奖惩权力,可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的行为。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决定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恰当的领导方式可以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学与教顺利进行。
关于教师的领导方式,有单维、二维和三维的研究。单维研究的出发点是教师对权力的使用,通过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程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如安德森(1945)将教师领导方式区分为统合接触型(Integrative Contacts)和专制接触型(Dominative Contacts)两种,前者采用同意、赞赏、接纳与辅助的方式领导学生,后者采用命令、威吓与责罚,结果发现统合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较能自动解决问题,并发挥团队精神,而专制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较为顺从,但学业困扰较多,同时有反抗行为。二维研究在考虑教师权威程度的同时,还考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行为,根据两个维度行为程度的高低,交织区分出四种教师领导方式。如弗莱希曼与哈里斯(1962)在倡导(Initiating Structure)和关怀(Consideration)两个维度上区分出四种领导类型:高倡导高关怀、高倡导低关怀、低倡导高关怀、低倡导低关怀。所谓倡导,指的是注重团体目标的达成,领导者决定达成目标的方式和分工;关怀指注重团体成员的情绪需要,领导者和成员间相互尊重、信任,彼此沟通。结果发现,高倡导高关怀是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倡导低关怀领导下的团体工作效率低,同时无法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低倡导高关怀和高倡导低关怀领导方式则各有利弊,难分伯仲。三维研究则是在考虑权威和关怀的基础上,兼顾了教师领导方式的效率问题。雷丁(1970)认为,单独比较各种领导方式本身的优劣,不够现实,领导方式能否发挥效能,必须引入领导情境这一变量。领导方式必须适合某一情境,才是有效的领导。
在诸多关于教师领导方式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皮特和怀特的分类和研究成果,具体见表5-1。
表5-1 教师的领导类型、特征及学生的反应(www.daowen.com)
李皮特和怀特考虑了教师的权威表现和对学生的关怀程度。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集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而发生的。在强硬专断型教师的领导下,学生对领导者(教师)不敢不顺从,心中的怨气只能发泄在班级的其他成员身上,因而攻击行为增多,班级不团结。仁慈专断型教师特别适合那些能力低而又容易焦虑的学生,但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常常不服此种领导方式,会公开表示自己的不满,成为班集体中的不安因素。放任自流型领导方式使需要引导的学生分不清社会是非,不知道在课堂规范内怎样活动,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而种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幻想使他们在混乱的思维中常常遭受挫败,从而变得颓废萎靡,对包括学习在内的很多活动都失去兴趣,或者朝飞扬跋扈的另一极端畸形发展。总的看来,在保持和扩大友善的师生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民主型领导方式效果最优。
然而,国内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领导方式基本属于专断型,同时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上总是将放任与民主混为一谈。这些现实要求人们和社会必须重视专制型领导的弊端和后果,同时加深对民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社会实践以及教学过程中切实地贯彻民主,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的人格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