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研究成果

中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要化解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素质不升反降的难题,要求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求教育人研究学生高效率学习问题。温江中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高效率学习,必须开展样本研究与实践。现在,我们着重研究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最终将实现各学科高效率的“教”与“学”策略的统一,从而实现中学教育的“减负增效”,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个产业都在谋求产业升级,都在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武装自己。同样,各个产业的从业人员,都努力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技能,以适应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这种发展和更新都要求一个人不断学习迅速增长的新知。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活动,终身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下产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个人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得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说,高效率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要求。

有史以来,教育行业就是一个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行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重要的知识人才生产行业,教育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基于这个原因,重视教育改革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取向。在改革与发展中,不少国家意识到,以教师和课本作为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演讲、讨论和阅读来传播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挑战。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是学生的学习。如果不改革学习方式,很难使教育有一个实质性的改观,也很难使教育这个行业跟上时代前行的步伐。所以,我们认为,从教育行业来看,唯有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新知,才能使教育有显著的进步,高效率学习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

具体来看我国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正确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学生怎样才能全面发展?降低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表面看来是素质教育不得不选择的道路,然而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缺乏知识习得、创新与应用能力却是难以立足的。我们的学生应该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开发新知。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学生要在不减少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丰富学习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会更多,学习的负担将会更重。正因为如此,“减负增效”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难题。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学习压力更大了,学习更累了,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平均每天在校时间为8.6小时,其中最长的为12小时。广西的一项调查也表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家庭作业多、课外“加班”忙。过重的学习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认为,要化解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素质不升反降的难题,要求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求教育人研究学生高效率学习问题。

诚然,目前国内有很多学习效率研究成果,如《清华名师告诉这样学习最有效》《北大名师告诉你这样学习最有效》《这样学习最有效》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对学习效率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学习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也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学生适合的方法不同,只有适合的方法才能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要提高特定人群的学习效率,还得以特定人群为对象开展针对性研究。温江中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高效率学习,必须开展样本研究与实践。温江中学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高效率教学的探索,前期市级课题“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侧重于对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各门学科积累了不少高效率学习的课堂教学经验,为研究学生高效率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前期研究准备。现在,我们着重研究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最终将实现各学科高效率的“教”与“学”策略的统一,从而实现中学教育的“减负增效”,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www.daowen.com)

综观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学习效率问题无论是从学习效率的本质、评价标准,还是从影响因素、提高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关于高效率学习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此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多是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上对学习效率或高效率学习进行研究。虽然也有教育者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研究,但多是一种思辨式的定性研究,较少有学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展现高效率学习者的真实状态,并通过在自然情景下收集、归纳分析资料和理论提炼,实现对高效率学习的研究。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质的研究,运用观察、访谈对中学生高效率学习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其在智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情绪和个性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归纳影响中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建立高效率学习的学科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