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引导消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企业引导消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工业文明下,工业社会的产品生产则为人类的消费状态与消费选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使得人们更愿意将这些通过购买而获得的物质所有权看作是个人对其实施占有的具体表现。异化消费模式的形成作用于消费者本身,导致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思维的单向度。此外,我国居民消费的重心同样在向中高档消费品倾斜。

企业引导消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消费是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便与之相伴随的活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都是通过消费来维持生存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2]而与其他生命不同的是,人类的消费活动不仅仅是生理性与物理性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受到工业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引导所形成的,反映人类消费心理甚至消费伦理的一种主观选择。因此,人的消费方式所体现的不仅是生而为人的性质与特征,而同样作为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类社会的整体状况等诸多因素限制的存在。反之,消费本身亦承载着彼时社会的文明形式。可以说,人类的消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等社会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在工业文明下,工业社会的产品生产则为人类的消费状态与消费选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工业文明下,由于工业生产极大地加快了物质生产的速度,能够供人类使用的产品越来越多。而由于同时受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人类消费活动并未能够在获得充裕的物质基础后得到满足,随着消费品的增长及社会总体财富、个人财富的增长,现代社会人类的消费状态主要表现为占有型、享受型、浪费型与高额消费。

受到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面对丰裕的产品时,往往将其看作是现代社会消费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并非将其作为生活必需品以外的产品来对待。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使得人们更愿意将这些通过购买而获得的物质所有权看作是个人对其实施占有的具体表现。对产品的占有欲是自现代工业文明发端以来,占据着人类价值主导地位之一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体现,人类证明自身已经占据了世界主导权的基本途径之一便是能够获得一切“我所想要的”,而非“我应当得到的”。占有型的消费模式实际上是人类无穷的欲望在消费行为中滋长出欲求观念的表现,也是现代社会人类不理智消费的表现之一。占有型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购入大量并非生活必需品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购入与其说对消费者自身产生了某些具体的作用,不如说这正是人们通过对这些产品宣告自身对其所拥有的所有权,而彰显自身的身份与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发展,个人的生活经济条件与生活水平亦随着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个人生活的改善与物质产品的丰富,使得人们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对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满足。人们开始发展的需要,从而将目光投射到那些能够进一步满足生活品质及提升生活品位的产品上,这是人们进行“享受型”消费的表现。所谓“享受型”消费,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倾向的具体体现,随着物质基础的丰富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将消费投入个人的享受行为。享受型消费主要表现为消费支出在如旅游、饮食等方面的投入,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近年来在“享受型”消费中的投入比重正逐渐增大,仅在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与餐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约为8700亿元,同比增长13.6%。[13]“享受型”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比重的增加,一方面反映出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亦反映出人们消费行为中所产生的问题: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提升与思想培养。消费结构中,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不平衡极易导致消费动力不足或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的产生,现代消费社会在注重消费额度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对消费结构加以引导与调整,避免因不合理消费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浪费型的消费观念是在工业文明下现代社会所形成的另一个特征。浪费的观念首先源自工业生产的产品过剩,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已普遍获得了基本生活对物质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当今社会,人们已然摆脱了以往“一穷二白”的生活困境,在获得足够的物质基础后,人们开始进入一个以欲望需求为消费动力之一的消费时代。当下,流行于人们消费生活中的观念大多是“一次性消费”“用过即扔”等,过分节约与反复利用观念已经被视为过时,人们开始将节约、反复使用作为陈旧落后的观念加以摒弃。可以说,对现代消费社会所助长的对个人欲望的需求所进行的消费活动已然形成了“消费主义所崇尚的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14],这种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人类消费的异化,消费不再是人类为了获得生存必需品而进行的商品交换,而成为一种“为消费而消费”的消费模式。

异化消费模式的形成作用于消费者本身,导致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思维的单向度。而浪费型消费作为异化消费的具体表现之一,其所包含的“异化”的具体含义还在于:企业在产品过程中通过对所生产出的产品加以虚假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价格,但并未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得到增加,反而在产品生产中耗费了更多资源。除产品本身外,企业往往通过对其进行精致甚至夸张的包装行为,以增加产品本身以外的虚假附加值,这在产品的销售阶段无疑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然而,产品包装生产的本身却已然造成了更多不必要的浪费。用以包装商品的纸张、塑料纸、金属皮等材料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再一次掠夺,而人们却仅仅以产品在销售环节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这种虚假附加值的合理性依据。因此,如果必要的产品包装是为产品能够顺利进入销售场所的保证,那么,过分注重产品外观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过度包装则是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过分注重产品的包装是否精致美观,亦是消费活动中不明智的浪费。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这些重“椟”轻“珠”的消费行为所导致的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20%以上,体积则达50%以上。这些因为产品的过度包装而产生的废弃物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并无实质和必要,人们需要转变消费观念,摆脱过分依赖产品外观是否精美的视觉选择,而应当更为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

此外,我国居民消费的重心同样在向中高档消费品倾斜。日前,我国居民在交通与通讯上的消费增速十分明显;同时,购房需求在中长期的时间内仍旧保持稳健的增长势态,而购买力的增强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亦成为居民发展住房需求的有力支撑;而对于金融投资等行业而言,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亦使得此行业在近年来不断升温。此外,当下社会发展并非已达到一个十分稳定的程度,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然而,贫富差距仍然是导致社会矛盾的问题之一。高档品的消费作为社会高层“炫耀”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是社会阶层分化鲜明的结果,而在另一方面作为人际消费的形式增大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占据社会总体极少数的富人阶层在高档消费中,更容易形成优越感,而对于身处于中低阶层的消费者来说,往往选择追随这种消费模式以拉近与富人阶层的社会距离,抑或将自己视为低等公民,引起与富人阶层的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同时,“炫耀”性的消费模式极易容易导致有效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根本上亦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无论何种特征的消费方式,都将证明:现代社会中,由工业文明所主导的消费模式在客观上无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商品流通,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过度消费及其他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已然危害着市场经济本身的运作,而商品的不合理消费同时也意味着对资源的过度浪费,问题的产生、后果与解决途径将不止于消费本身,而更在于引导着现代消费模式形成的工业社会本身。

【注释】

[1]曹孟勤:《人向自然的生成》,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1页。

[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3][德]韦伯著,于晓、陈维刚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页。(www.daowen.com)

[4]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5][法]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6]程伟礼、马庆:《中国一号问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2页。

[8]郑志国:《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学习时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982911.htm。

[9]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163、154页。

[10]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163、154页。

[11]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163、15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1页。

[13]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07/c_117609129.htm.

[14]曹孟勤、卢风:《环境哲学·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