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引领成果

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引领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为了减少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着手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从2010年开始,上海世博园区积极打造低碳建筑,各国国家馆都大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并打造以屋顶花园为主的屋顶绿化,为上海其他各种建筑的打造树立典范。2001年,上海明确“崇明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并规划将崇明定为生态岛。

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引领成果

上海市为了减少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着手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上海将充分利用南汇区临港新城和崇明岛的后发优势建立并完善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建设在此,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两地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环保建筑

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城市建筑密集,建筑耗能、碳排放量大,上海建筑能源消费以年均10.2%的速度随着上海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递增,略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计划中,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与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从上海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建筑,对其能耗进行调查、统计,并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以找到提高大型建筑能效的途径,同时,通过对公共建筑的无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认识和能力,研究生态建筑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选择具体项目实施和示范。从2010年开始,上海世博园区积极打造低碳建筑,各国国家馆都大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并打造以屋顶花园为主的屋顶绿化,为上海其他各种建筑的打造树立典范。

2.示范区打造(www.daowen.com)

上海打造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建设低碳示范区。2001年,上海明确“崇明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并规划将崇明定为生态岛。此后经过3年组织遴选和多轮国际招标,《东滩控制性详细规划》最终由上海市规划院与英国奥雅纳规划工程国际咨询公司合作完成,明确将东滩建成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2005年11月,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见证下,中英双方签订了宏观合作协议,将把东滩建设成为全球首个生态城市作为目标。东滩生态城规划面积约86平方千米,其启动区面积为6.5千米,启动区人口约8万人,定于2040年竣工。东滩生态城主要由24平方千米的国际湿地公园、27平方千米的生态农业园、35平方千米的生态城镇建设三大板块组成。

十二五”期间,崇明、临港和虹桥商务区3个区域被上海列入低碳示范区打造计划:通过引进全国先进的低碳技术,运用到当地建筑、交通、能源、资源循环等各领域,发展低碳农业、推广绿色旅游,将崇明岛打造成现代化的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建立低碳产业园区,推广节能建筑、建立智能交通,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将临港打造成低碳、宜居的示范城区;以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为目标,从技术、设备、制度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低碳发展模式,优化城区空间布局,提倡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和出行方式,将虹桥打造成上海首个低碳商务社区。

上海在积极筹划世博会期间,关注提高能效与使用可再生能源。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崇明东滩的所有能源来源;与紧邻的上海市区相比,东滩将力求人均水资源消耗减少43%,垃圾填埋减少83%,在运输过程实现零排放。东滩生态城将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直接为东滩生态城提供热能和电力;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最高建筑仅有8层,建筑物采用环保技术,城区的天然隔热层即为屋顶草坪植物,每年既可减少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又可储存雨水用于灌溉;人们的出行方式将主要为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水上出租车,市内建有不受机动车干扰的独立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从任何地方到附近公交车站步行最长不超过7分钟,一期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市区建立了集水、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城区内80%的固体废弃物可实现循环利用。一个低碳、节水、节能的生态系统是东滩生态城区最大的特点。东滩将会给中国乃至东亚提供一种未来的模式——一种后工业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也是人类追求最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