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指南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综合数据库法下,风险识别将工作经验与评估方法相结合,以作业活动和工种岗位为基础而展开识别,综合其他风险识别方法技巧,全面确定危险名称,稳固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风险识别的基本单位是企业班组,企业科队(车间)级主要负责人对识别成果进行整理修改。采用工作内容和专业工种的方法进行识别,在综合数据库法下可保证对后果考虑得比较充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系统上识别的缺陷。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指南

风险识别的范围界定原则已在第四章第一节中论述,在此不做叙述。在综合数据库法下,风险识别将工作经验与评估方法相结合,以作业活动和工种岗位为基础而展开识别,综合其他风险识别方法技巧,全面确定危险名称,稳固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

风险识别分两步走:第一步,运用界定方法将企业风险按工作场所、作业内容和工种岗位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第二步,在第一步界定的单元内,主要依据检查表法、工作要素等,运用逻辑方法,对辨识内容进行解构。

风险识别的基本单位是企业班组,企业科队(车间)级主要负责人对识别成果进行整理修改。

1.按作业任务或岗位工种识别

以作业任务或工种岗位为主线,识别煤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这种识别逻辑思路是将所有的作业活动进行统计,然后分解成各工序或工作环节或步骤,然后对应各作业工种或岗位;通过以人员作业活动为基点,开展“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识别。人员活动涉及操作的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和环境,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等都可以逐一排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识别详细且准确,工作任务完成度很高,短时间内能建立比较完善规范的清单。其缺点是基层员工与管理人员需相互配合,更多依靠人员经验和标准化工作,但人员活动并非全是标准化作业,或有临时性、指派性任务无法充分识别(在识别过程中要单独列项);另外,这种识别方法专业性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排查有欠缺。采用工作内容和专业工种的方法进行识别,在综合数据库法下可保证对后果考虑得比较充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系统上识别的缺陷。

2.按作业地点识别

按作业地点识别是指以工作场所、活动空间为限,识别各种作业任务和相关人员。识别的主要途径是搜集某一工作范围内的设施设备,分析设施设备的作业用途、作业环境、作业步骤,依据作业情况延展到各相关人员。这种识别方法的优点是:①能够迅速界定企业安全管理的地理范围;②系统分析空间范围内的危险因素,确保空间内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其缺点也很明显:①空间内各风险因素的识别是大系统内的,某一部门无法独立完成,例如掘进工作面迎头的空间范围,牵涉通风、机电、运输、供电等多个系统,需要统筹协调各部门风险评估人员集中识别,难度大;②将系统以空间割裂成各个独立单元,不便把握某一系统在时间上的变化。

3.辅助识别

在以上两种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借鉴同类企业的范围界定、识别成果。同类企业在施工工艺、设施设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修改使用,节省风险识别的人力投入。

作业任务与岗位工种清单(表5-8)是以作业任务辨识为基准,将作业任务解构成各个作业步骤或工序,继而对应所涉及的岗位进行识别的成果集合。在作业任务和岗位工种清单中,没有对工作场所、区域、地点的栏目。因地点的不同,导致在作业环境、地质条件、生产系统等环境的改变,因此作业地点是在风险的情景分析中体现。

填表注意事项:

1.作业任务是员工为完成既定任务而从事的全部活动;工序是完成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按任务的先后次序划分。在填表过程中,注意区分作业与作业工序,任务与任务步骤。按工程经验和技术管理角度来区别,通常来讲,一个人能独自完成,他人辅助协作的活动可划分为一个工序或步骤;需要多人协调配合,时间较长的活动可划分为一个作业或任务。

2.岗位工种是参与或涉及作业任务和工序步骤的所有人员,此类人员是在之后的风险分析过程中的受众群体。在工作面支护作业过程中,发生顶板冒落,受威胁的人员不单指钻探工或支护工,亦有可能是其他从旁协助的安全员。在数据清单中,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将此项目分解为工作工种和参涉工种两类。

3.对工种的描述要清晰,避免现场经验匮乏或劳动组织的疏漏而导致的工种和工作任务不匹配;随着项目推进,对工作中新的工作任务(三种时态下未考虑到的)要及时添加。

4.作业任务与岗位工种清单可转化为岗位工种与作业任务清单。其方法是以单个岗位为基准,分析工作内容,按作业与作业工序,任务与任务步骤的对应要求一一展开。在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企业要因地制宜地对清单条目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区域、地方规范的差异化要求。

表5-8 作业任务与岗位工种清单

续表

在识别过程中,要依据作业任务与岗位工种清单的内容,灵活运用风险分析思维,充分掌握检查表法的精髓,确保识别无死角,辨识有逻辑。

(一)工作逻辑

风险识别要时刻注意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状态是常规活动下的正常状态、非常规活动下的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常规活动下的正常状态即正常生产活动;非常规活动下的异常状态,即设备、系统故障或参数发生偏离的情况;紧急状态,即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危险,如设备被迫停运、火灾、爆炸事故。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参与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则主要是评估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www.daowen.com)

对于任何一项标准化、非标准化作业工序均要这样考虑。例如钻探工在钻探作业时,首先辨识的是钻探工在正常情况下的风险特性,这种特性是所有钻探工均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如钻场支护情况、钻机稳固情况、钻机正常运行情况等;异常情况是钻机震动导致的伞檐、片帮;钻机钻探出水、水量大等正常工作状况下的故障情况;紧急情况是排水设备排水能力不济,钻机卡齿、出水量大等超出控制状态下的失控状态。三种时态下主要利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借鉴其他企业或过去事故经验进行识别。以钻探工为例,钻探工过去几年出现过酗酒作业,此类风险在当下也要辨识进去;钻探工将来使用新钻机而导致的误操作,也要进行识别。充分发挥脑力,将风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运用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将此逻辑思维贯穿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全过程,确保风险辨识“算无遗策”,以使得风险辨识更具前瞻性、指导性、预测性。

(二)工作方法

1.询问、交谈

与开展某项作业活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询问交谈,依据他们的经验表述,结合自身的分析方法,找出风险点及风险特性。参照头脑风暴分析法的分析精髓。

2.现场观察与记录

现场观察与记录主要是具备风险分析方法,且从事现场工作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完成,这类人员是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主力军。这类人员将观察的信息与掌握的辨识方法结合,形成风险特性信息。

3.测试分析

测试分析多用于设备设施类,通过测试某些装置设备的特定功能,取得风险受控或释放状态的一些数据。

4.类比分析

利用相同或相近的作业条件、环境、经验的不同风险特性资料,寻找合理逻辑性的风险数据,剔除重复数据。这种方法在数据库整合再辨识的过程中比较常用。

5.头脑风暴

个人或集体在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各个工作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针对某一区域或范围的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分析、拓展、补充和完善。

以上各种方法不仅仅用于风险识别,也是应用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乃至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用方法。

(三)检查表法

理论上,在限定工作步骤和内容的情况下,风险评估人员可以精准地找出危险源。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某个评估人员或评估小组,总是在日常的工作思维中寻找尽可能多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信息,耗时很长且识别不全面,对最近接触的工作风险信手拈来,对久远的、不熟悉的工作风险的识别则疏漏百出。综合数据库法下的识别方法是借助各种检查表单,给予风险评估人员更大的思维格局,充分利用工作经验和技能进行识别。在实践过程中,检查表识别法是安全风险识别过程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检查表没有固定格式,其内容组成多种多样:①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等;②行业标准或规范,如《煤矿安全规程》《地质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等;③地方规章,如《✕✕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等;④企业制度及规范,如《✕✕✕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岗位责任制》等;⑤企业自查、上级检查的各种表单,如能源局专项治理活动检查表、企业月度安全检查表、领导带班检查表、安全隐患五定表等历史数据;⑥事故案例,如企业记录的既遂未遂事故清单,其他企业的事故案例学习记录等。

企业风险评估人员在识别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不需编制安全检查表,可直接参考《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和相关作业规程进行开展工作。

以某矿的锚杆钻机打眼的任务步骤来分析,如表5-9是作业规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内容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点。

表5-9 风险识别检查单

表中是以作业规程的相关条目,进行思维发散、情景分析来识别风险点,在具体识别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风险识别要以事实经验为依据,考虑各种可能性,要考虑一项工作可能涉及的“人、物、管、环”方面的因素。识别的风险点要有不同侧重,进而识别全面,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对于可造成同一类型事故的风险,可以考虑在各个风险管控失效的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因素。例如,顶板损害的发生,危险源有支护不完好的网兜,作业中形成的伞檐、片帮,顶板检查漏洞,未敲帮问顶,无个人防护等。

(3)危险的文字表述,可以是名词,动宾短语等。

(4)危险不是某条标准或技术条目的未达成,要利用情景分析原理,分析出事故造成的原始驱动或危险源。风险的范围大于危险源,在通常认识中,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顶板伞檐、片帮、离层和冒落等,在风险识别中,不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未佩戴防护用品,虽然不能直接造成伤害,但这些措施未到位,能加重损害程度,所以,归结为风险。

在风险识别中,建议将某种特定事故的危险源单独列举,用模型化的事件分析其危险特性、风险特性,譬如瓦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