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与学前教育发展

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与学前教育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二)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作用1.诊断作用通过评价,不仅可以指出幼教机构保教质量的现状和差异,而且还能够指出背后的原因,从而给教育活动带来真正的诊断和改进的效果。

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与学前教育发展

(一)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评价的层次可以分为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按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评价目的分类是教育评价中的常用类型,下面将具体介绍。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做出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幼教机构中的诊断性评价就类似于医生给病人诊病,诊断性评价这一概念也是由此而来。诊断性评价是选择、制订幼儿保教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例如,在幼儿入园时,幼教机构要对所有幼儿的发展情况包括身心的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和测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在某项幼儿保教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在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改进计划或方案的依据,从而不断调整幼儿教育计划或方案,以期提高计划或方案的质量。例如,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一次测试,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发育状况,调整和改革保教工作,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育和发展。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指在某项幼儿教育计划或方案得到实施后对其最终结果做出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幼儿教育计划或方案达到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绩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做出评价。(www.daowen.com)

(二)幼教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作用

1.诊断作用

通过评价,不仅可以指出幼教机构保教质量的现状和差异,而且还能够指出背后的原因,从而给教育活动带来真正的诊断和改进的效果。如可以从教育活动中幼儿的知识及能力水平来判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可以从幼儿的活动表现和活动结果来判断幼儿的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还可以从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情感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反应来判断教育活动方法和程序等的科学性、合理性。总之,通过评价,能够及时地判断出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过程以及与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从而更好地考虑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差异性、教材的适应性、方法的可行性,不断地促进幼教机构保教质量的改革和发展。

2.反馈作用

无论哪种层面上的评价,其首先体现出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反馈。“反馈”即将评价的信息及时而有效地返回给教师,从而调整和改进教育进程:通过对幼教机构保教质量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而敏锐地发现教育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判断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有效;验证幼教机构制订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方法、环境等是否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经验水平相适应等,只有对保育和教育过程进行全面而科学的测评,才能进一步且有实效地改进教育。

3.促进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也可以说是一种促进。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在比较和鉴别中显示其本身的价值。教育管理层、教育研究者和教师若把幼教机构保育教育的评价作为一种持之以恒的自觉行为,就能够评定、比较和探讨不同教育模式的价值和优势,以便更好地促进幼教机构的发展。此外,教师若能够在教育过程的每一次实施中都从教师、儿童、环境和材料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层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就可能避免“走弯路”,使教育活动产生最优化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