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是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场域下,基于系统决策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共生理论,以质量公平与幼有所育为价值本位,以经费支持与服务为资源保障机制,以专业与督导为专业保障机制,以教师专业发展与共生联动为载体机制,以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为驱动机制,以区域学前教育共生发展为旨归的本土化均衡发展模型(如图2-1所示)。该模式是充分调动区域内多种学前教育资源并协同发挥其内在均衡功能的系统工程,是改变当前注重条件性公平因素而忽视过程性公平因素,注重外援性资源供给而忽视内生性活力开发,注重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方式而忽视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均衡发展路径。
图2-1 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图
(一)价值要素及其奠基:幼有所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幼有所育”列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学前教育当前面临的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不仅是影响人民福祉的核心利益问题,还是影响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因此,幼有所育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理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变化,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攻坚内容。党的民生工程也是暖心工程,幼有所育是指所有的0~6岁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科学而优质的保教过程与服务,这意味着我国不同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同一个地区内所有类型的教育机构(包括公办园、民办园、普惠性幼儿园等)都应该向每一个幼儿提供相对优质与均衡的保教服务。然而,要实现幼有所育并非只是广大学前教育机构的事,还需要积极践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共建共治氛围,才能实现人人享有的幼有所育。因此,幼有所育集中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我国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是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与行动纲领。
(二)资源要素及其提供:经费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根本性、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现,学前教育事业面临发展与深层矛盾交织的现实。[48]其中,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不均的现实背景下,学前教育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园际三个层面的非均衡发展。因此,实现区域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需要外在政策的支持,特别需要争取在普惠性政策保障和专业支持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以保障和促进我国区域学前教育事业更加科学、均衡与可持续健康长效发展。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主要以财政性经费政策为主,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这些政策主要偏重幼儿园园舍条件、教学资源、日常运行维护、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广大幼儿园来说,这些条件性政策是其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普惠性政策可以解决“入园难”的问题,普惠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的价值体现。普惠性政策符合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是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的合法性体现。
公益普惠性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价值趋向。持续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推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公益普惠性办园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因此,全力构建以公益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要继续加强与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着力提高公益普惠性资源供给水平,提高公益普惠性资源覆盖面。其次,优化经费资源使用结构,提高学前教育经费使用配置效率,新时期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需要继续推进普惠性幼儿园改建、新建工程,重点加强脱贫攻坚地区、两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与支持各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建构与完善分类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全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优先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着力建构与完善县、乡、村的一体化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办园体系。(www.daowen.com)
(三)专业要素及其保障:专业督导机制
在我国,学前教育学科的滞后发展,再加之学前教育教学的双重特性,致使学前教育在课程规划与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观察与评价等方面缺失统一性与规范性的标准建制,由此导致一线实践中出现价值多元、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课程形态,因此,广大园所急切需要相应的专业支持与引领来应对现实保教过程中的诸多困惑与问题。然而,现实的学前教育管理中对专业与技术支持的重视程度及供给能力有限,致使教育督导出现形式化、碎片化、行政化及低效化等问题。新教育公平强调保教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强调保教过程对幼儿发展的贡献潜能,因此,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强调优化与整合地方教研力量,强调打破行政性的教育督导的垄断,建立多元的、持续性的教研指导和教学督导制度。
(四)载体要素及其运行:教师专业发展与共生联动机制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规划、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过程、办园质量水平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广大幼儿园园长及教师急切需要专业性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建立与完善过程性、持续性的专业指导是提高幼儿园园长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陪伴式的专业支持不仅需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培训途径与方式,如外出脱产培训、园本培训等,保证园长和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还需要依据不同幼儿教师的发展程度,分阶段分层次提供支持。对于处于适应阶段的幼儿园教师,应提供平台让教师间多交流,开展园本教研,在交流互助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教师,应尽量提供机会使其走出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49]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有效的同盟联动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也是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在政策支持和专业支持下,在园际良好的同盟氛围中,为增强办园过程规范性和办园质量标准性,各幼儿园积极开展常态性的园本课程开发与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主题文化创设、园本教研等方面的同盟联动。每个教研员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走进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贴近各幼儿园的真实教学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意见,与幼儿园合作解决问题,改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每个幼儿园教师都能够在相互观摩、学习、交流、借鉴的同盟联动中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并内化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帮助幼儿园增强办园的规范性和质量性,实现有质量有特色发展。这样的外部专业支持能真正满足园长及教师的需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专业保障。
异质共存是区域学前教育现实存在方式。然而市场因素引起的生源压力、收费压力、质量压力,使得园所之间形成相互敌对与排斥的恶性竞争关系,这种恶性竞争关系不但影响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环境氛围还直接危害幼儿的发展利益。因此,幼有所育取向的区域发展倡导的是共生发展路径,强调在尊重现实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开发与利用、整合与优化园所间的共生性资源,通过结对帮扶、合作联动等方式实现从差异悬殊走向合作共生。在缩小区域园所差异的过程中,新教育公平理论倡导充分开发与利用园所间的共生性资源,充分调动园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区域性的合作联动增进园所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在相互借鉴与模仿,共同行动与改进的共同体联动中获得发展与进步。这种内助型的发展路径切合了广大园所的民主性需求,尤其是实践取向的共同体联动高度契合了广大幼儿教师的学习需求及特点。因此在缩小区域性园所差异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选取了内助型的发展路径,强调在政府及地方教研力量的支持引领下,在区域内推行教研联动项目,广泛动员区域园所共同参与,在联动项目中“边学、边做、边领悟”,从而获得多元化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改变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氛围,提高园所保教行为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缩小区域园所间的差异,促进区域学前教育的共生发展。
(五)评价要素及其驱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机制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对幼教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调查,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可以诊断与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各项要素之间协作关系及其质量,增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科学性与适宜性,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落脚在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是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工作的核心原则,同时也是维持与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的活力源泉。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模型中,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是诊断与促进其价值要素、资源要素、专业要素、载体要素、效益要素之间协作关系及评价联动过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驱动各要素之间孕育共生效益,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