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决策理论是一种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对来自环境的需求所做出反应的决策理论。[1]即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强调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把公共政策视为环境对系统作用的产物。系统决策是一个有严密逻辑性的推理过程。首先,要将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系统,明确系统内的组成成分、结构、功能及其外部环境,只有全面地分析系统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其次,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演进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决策机制的模型。最后,需要决策者广泛讨论,形成一致的最佳决策方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系统决策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充分利用系统的反馈调解功能,以进一步修正决策者的认识,不断改进决策。[2]
从系统学的观点看,学前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前教育系统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人、财、物和信息构成,并与其他类社会系统,如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与科技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系统之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对教育决策有着直接影响,系统决策者的个人主观经验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复杂性。[3]根据系统决策理论,学前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着眼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在学前教育稳步发展的环境中,只需要渐进地修改公共政策内容。而在学前教育改革环境中,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必须进行改革,处理好系统与各要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关系,符合时代的需求,以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www.daowen.com)
教育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4]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其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取决于是否具有较好的学前教育政策。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政策来推动实现的,因此科学制定学前教育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决策理论以一般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把教育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教育系统的要素、功能及其与环境的适应过程,追求教育系统的协调均衡发展。对于学前教育系统来说,系统化的教育决策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办学主体、不同地理位置的幼儿园的利益诉求,考虑如何利用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资源来减小区域内各园在办园条件、办园过程以及办园质量方面的差异等。学前教育要实现持续发展,既要积极争取系统外援性的政策支持,如经费保障政策和专业保障政策,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幼儿园基于同盟合作而形成的内生性的均衡资源与力量。因此,学前教育持续健康长效发展机制强调系统性地思考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通过系统内外资源的双向均衡来实现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