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纳米压痕技术应用:解读《残余应力》

纳米压痕技术应用:解读《残余应力》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生物工程纳米压痕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测定骨、牙齿或细胞等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能,为病理研究或治疗提供依据。应用纳米压痕技术可以检查病灶点的力学强度并确定化学治疗的效果。纳米压痕技术还可用于隐形眼镜镜片质量的控制与新产品的研发。

纳米压痕技术应用:解读《残余应力》

1975年,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在其著名的演讲报告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中首次提出了微机械的概念。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微系统的发展,许多微小结构得到了实际应用。同时,材料在微小尺度下的力学性能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在微电子技术、微机械和纳米摩擦学应用中,微构件的几何尺寸一般在微米级,而薄膜的厚度则往往是纳米级。在载荷的作用下,这些微小构件常常会表现出与宏观条件下不同的特性,因而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目前这一领域已成为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纳米压痕技术由于具有无损、可以在很小的局部范围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等优点,近10年来在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机电系统(MEMS)

目前,微构件的几何尺寸大多以微米计,一些构件上的涂层或薄膜的厚度甚至以纳米计。这些微构件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和微硬度,用以往常规的硬度测试手段是无法实现的。此外,材料的力学行为对微纳米尺度上的构件已不再适用,即存在通常所说的尺度效应。纳米压痕技术在MEMS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纳米硬度计直接测量微小构件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还可以测量固支梁或悬臂梁在载荷下的弯曲变形,如微杆件、微泵和微开关的膜片等。

2.生物工程

纳米压痕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测定骨、牙齿细胞等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能,为病理研究或治疗提供依据。骨质疏松是导致骨裂的根本原因,目前常用的双磷疗法较为有效,可以改善骨组织的内在性能。局部探针测量技术(可以取很小的样品而不会造成骨组织的任何损害)的应用,如纳米压痕硬度测试技术,可以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了研究活体细胞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反应,就必须了解细胞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已知生物活性细胞的弹性模量为13~150kPa,血小板红细胞的弹性模量为1~50kPa。酸性物质会在牙齿的釉质表面产生白斑病损,如不加以治疗,就会发展为龋齿。应用纳米压痕技术可以检查病灶点的力学强度并确定化学治疗的效果。此外,还有人对药片的微硬度进行了测试,以此来了解药片的脆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药品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破损。(www.daowen.com)

3.特殊材料研究

由于纳米压痕技术可以在很小的局部区域内用很微小的载荷测试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因此过去用传统硬度测试方法无法测量的一些特殊材料,它们的硬度测试就可以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来完成,如超硬材料、脆性材料、多孔材料、复合材料和较软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纳米压痕技术还可用于隐形眼镜镜片质量的控制与新产品的研发。

4.摩擦学性能研究

材料的硬度决定了其耐磨性能。对于硅微器件,在工作时如何克服摩擦和减小磨损,提高有效服役寿命,是微机械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构件表面制备薄膜或涂层。刀具和模具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也与它们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在光学镜片表面镀上一层透明的DLC薄膜(其硬度可达45GPa)有利于提高其耐磨性。薄膜基体组合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这里的薄膜厚度从十几纳米到几微米不等。为了确切得到薄膜的力学性能并排除基体的影响,纳米压痕试验中压头压入薄膜的深度一般不得超过膜厚的10%~20%,这是以往传统硬度试验所无法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