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哆毽的起源、特点和制作工艺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哆毽的起源、特点和制作工艺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哆毽,如同汉族地区的踢毽。哆毽并不是用脚来踢,而是参赛双方用手拍过来拍过去,赛事不紧张不激烈,好像在跳舞。哆毽是侗族具有独特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劳动中,为了获得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而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哆毽运动用的毽子,制作工艺历经青草毽、稻草毽、芦苇毽、鸡毛毽等的变迁,其中,以鸡毛毽最为讲究。双人双拍时,只见五彩哆毽在空中往返穿梭飞舞。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哆毽的起源、特点和制作工艺

哆毽,如同汉族地区的踢毽。“哆”在侗话里就是玩、做的意思。哆毽并不是用脚来踢,而是参赛双方用手拍过来拍过去,赛事不紧张不激烈,好像在跳舞。哆毽是侗族具有独特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劳动中,为了获得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而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相传哆毽始于宋代,侗族的哆毽是用手打,以拍得最高、最远、落地最少为优胜。当时,侗族人民从插秧时互抛秧苗的动作中受到启发,便用稻草扎成小球或小饼在寨前屋后的小坡上抛打,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多种多样的形式。

哆毽运动用的毽子,制作工艺历经青草毽、稻草毽、芦苇毽、鸡毛毽等的变迁,其中,以鸡毛毽最为讲究。青草毽用一种叫野鸡草的嫩草扎成。稻草毽用稻草扎成,形似葵花,底边绞成发辫形,中间以一束稻草做腰带,压瘪即成。芦苇毽是用芦苇秆剪成一样长的小棒,用线连成一体后插入底盘,形同百响鞭炮。鸡毛毽是最讲究的毽子,在侗乡,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年轻人将鸡颈部那些色彩艳丽的长羽毛收集起来,用麻线扎成一束,再将两片干葫芦壳剪成直径5~6厘米的圆形,中间钻一个圆孔,将那束羽毛扎实地套在圆孔中。当地的山溪边长有一种芦苇似的植物,秋后结有珍珠一样的果子,光滑如脂、洁白如玉,人们便将珠子串成一圈系在两片葫芦壳之间,哆毽击拍时,就会发出清脆动听的响声。因各家杀鸡时的羽毛颜色不同,所以做出的毽子自然是五颜六色的。(www.daowen.com)

侗家有很多技艺精湛的哆毽高手,一口气可以连拍几百次,拍法多变,身段优美。正如有的资料中描述的那样:“时而像凤凰飞舞,展翅高飞;时而全身扑下,如‘海底捞月’;时而似深山鸣泉,流畅舒展;时而又如狡兔出穴,脚法敏捷;时而彩毽高抛,来个‘鹞子翻身’;时而大跳送毽,犹如跨溪越涧;时而模仿猴子摘苞谷,腋下击毽······”看得人眼花缭乱,叹服不已。双人双拍时,只见五彩哆毽在空中往返穿梭飞舞。毽子的响声,伴以击毽声,令人赏心悦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