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劳动法体系及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劳动法体系及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内容上主要是依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确立调整劳动关系及劳动行政关系某一方面的基本制度。第二层次的立法是将劳动法总纲的规定进一步专项化、制度化。它是对劳动法主体进行规定的法律,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会及劳动行政机关的规定。应当体现“劳动执法规范化”的原则。主要是将劳动合同订立、变更、终止、解除中的内容具体化。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同志向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庄严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率,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3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3个层次。

1.劳动法体系的含义

劳动法体系又称为劳动法律规范,是指劳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调整对象、规格和逻辑所组成的和谐统一、有机结合的现行法的系统。

2.劳动法体系的构成

劳动法体系是立法者自觉对劳动法规范加以整理创造并使之系统化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劳动法可由以下4个层次构成。

(1)第一层次。第一层次在层级上指制定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劳动法总纲”;在形式上,是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劳动基本法律,在内容上是对有关劳动方面根本的、普遍的、重要的问题所作的原则性规定。

目前我国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我国也有《企业法》,它们之间有一些基本的分工:《企业法》是以维护企业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为核心,《劳动法》则应以维护劳动者对本人劳动力的所有权为核心。通过《企业法》《公司法》来确定产权的边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确定劳权的边界。

(2)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在形式上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单行劳动法律,名称上可称为“法”;少数特别重要的法律,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制定;一些涉及面较窄的内容也可由国务院制定为行政法规。在内容上主要是依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确立调整劳动关系及劳动行政关系某一方面的基本制度。第二层次的立法是将劳动法总纲的规定进一步专项化、制度化。以现有的《劳动法》为基础,我们认为可以形成以下诸法。

①主体立法。它是对劳动法主体进行规定的法律,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会及劳动行政机关的规定。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这些内容已由一个法群组成,部分是作为基本法来规定,部分是作为行政法规来规定。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一系列企业法,规定了企业的法律地位。对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也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还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七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确定了工会的法律地位。劳动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来确定。

②合同立法。它是体现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自主权和平等协商的法律制度,也是“劳动关系协调合同化”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法律内容上以存在着任意性规范为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的法规,应有两个综合性条例:《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及变更、解除做出较全面的规定;《集体合同法》,对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内容、集体合同变更、集体合同解除等做出全面的规定。

③基准立法。它是对用人单位劳动义务所做的最低标准的规定,也是“劳动条件基准化”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法律内容上,以强制性规范为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的法规,应有8个方面的内容:《工时休假法》对最长工时、带薪休假作出规定,并对延长工时进行限制;《工资法》对工资的确定和支付作出一系列基本规定;《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作出一系列具体规定。

④保障立法。这里所说的保障立法仅指社会性的保障规定。它是以劳动关系建立前和终止后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也是“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原则的体现。这类立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就业促进法》,当劳动关系尚未建立时,以促进就业、帮助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为目的,从而对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企业、就业基金、就业歧视的制止等作出一系列原则规定;《社会保险法》,当劳动关系丧失或劳动力丧失、部分丧失时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确立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疾病与伤残津贴、遗嘱津贴等基本制度。

⑤执法规定。应当体现“劳动执法规范化”的原则。作为程序法应与实体法相配合,主要表现在:与合同法相配套,应制定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为基本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法》;与基准法相配套,应制定《劳动监察法》。(www.daowen.com)

(3)第三层次。在形式上主要是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在名称上主要用“条例”“规定”,以和上一层次“法”的称谓区别;少数特别重要的内容也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为法律;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或涉及较具体的内容也可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为劳动行政规章,名称上主要用“办法”“细则”以和“法”“条例”“规定”的称谓相区别。在内容上是对第二层次的法进一步具体化,并可依据劳动法律制度的具体原则,使各项内容专门化、制度化。

①主体立法。a.用人单位方面。主要是制定一系列劳动管理方面的规定。目前我国的用人单位仍保留着所有制的痕迹,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规定已经有一些规定,如《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等。随着产权关系的明晰,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建立,这类规定将为新的分类所代替,如《股份有限公司劳动管理条例》《有限责任公司劳动管理条例》《股份合作制劳动管理规定》《合伙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等。b.劳动者方面。主要是对一些特殊劳动力的资格加以确定,例如《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位条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例》《高级技师评聘规定》《工人技术考核规定》《劳动能力鉴定规定》等。

②合同立法。a.劳动合同方面。主要是将劳动合同订立、变更、终止、解除中的内容具体化。包括《招工规定》《保守商业秘密规定》《技术工种上岗培训办法》《服务期确定办法》《学徒管理规定》《企业裁员管理规定》《患病和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履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规定》;b.集体合同方面。如《集体协商规定》《集体合同审查办法》。

③基准立法。a.工时休假方面。如《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和休息规定》《计件工作工时的管理办法》《综合计算工时的规定》《限制延长工时的规定》《年休假规定》《婚丧假规定》。b.工资方面。如《最低工资条例》《履行社会义务的工资确定规定》《工资支付条例》。c.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条例》《职业病认定和处理规定》,还可按产业特点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安全培训等做出一系列具体规定。d.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方面。如《女职工保护条例》《未成年工保护条例》。

④保障立法。a.促进就业方面。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的规定》《职业介绍条例》《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管理规定》《就业登记办法》《劳动就业企业规定》《就业基金规定》《就业和失业统计办法》《反就业和职业歧视规定》《职业技能开发条例》《职业技能鉴定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b.社会保险方面。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机构规定》《失业保险条例》《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城镇企业职工死亡待遇规定》。

⑤执法规定。a.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程序》。b.劳动监察方面。如《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条例》。c.法律责任方面。如《违反劳动法的行政处罚条例》《违反劳动法的赔偿办法》。

(4)第四层次。主要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劳动法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章。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的条件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适用于本地方的各种法规。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涉及具体待遇的规定,由各地规定较为适宜。

案例分析

休息休假

王××2018年3月从某职业学校毕业,毕业后到了广东佛山服装厂工作,劳动合同期限到2019年3月截止。车间生产除规定定额以外,还会临时指派赶工。王××从3月份到6月份上班时间,只有4个休息日。她因劳动强度过大,身体吃不消,加上水土不服,患上慢性胃炎。她向服装厂办公室主任请病假,结果被告知,因为劳动合同里没有约定休息休假的时间,单位现在又在加班加点赶制服装,不能给予休假。如果一定要休息休假,就是旷工行为,屡教不改的,就自动走人。王××虽然感觉疲劳过度,但是又怕丢了工作,只好坚持上班。2018年7月2日,王××在上班时间晕倒在车间,经医生诊断为劳累过度,缺乏营养,需要休息,建议王××休病假1周。王××拿着医生的诊断结论和休假意见找到厂办主任,没想到仍然得到不予放假的答复。厂办主任的理由是:大家的劳动合同都没有约定休息休假时间,如果都像你一样休假了,就没人工作了,不能开你这个先例。王××不满厂办的无情,向专家咨询是否有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分析: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我国宪法和劳动法律规定了休息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剥夺个人休息的权利,这也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基本保障。《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者的休息权利有具体的规定。其中《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了休息休假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五条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做了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得剥夺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该服装厂与包括王××在内的多名工人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未约定休息休假时间,是违法的。

思考: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作为劳动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哪些部门主张自己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