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创造了人类
早在100多年前,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从生物学方面解答了人类起源的问题,得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的科学结论。但是,从猿向人的转化又不是一个纯粹生物进化的过程。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只是为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自然前提。而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则是社会的生产劳动。正是由于劳动人才得以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唯有劳动能使人生存和发展,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劳动创造智慧,智慧创造生产工具。人类发明制造劳动工具让劳动创造获取更多的价值。如果没有劳动,就没有发明与创造,人类社会将永远停留在原始、野蛮的古代社会,根本不会创造出现在如此灿烂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开发了思维
人类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实践活动既有学习活动,又有创造活动,而劳动正是兼有学习与创造这两个功能。例如,在劳动中,往往会使我们遇到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问题,这就会引起大脑思维的需要,我们就要对劳动的结果有所预想,就要设计达到目的的过程。当我们克服了劳动中的困难,解决了劳动中的问题,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增进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
3.劳动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民族,吃苦耐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劳动不仅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我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等价值观的重要方式。(www.daowen.com)
4.劳动培养责任意识
劳动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后形式,通过劳动教育,人的道德、知识、能力、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和展示。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生存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从小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
5.劳动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源泉
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还在于劳动和创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劳动能力和勤奋工作的态度才能适应。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动手的技能技巧,这与知识的掌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就珍惜动手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在未来社会中便能很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