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善用矛盾统一解决社会问题

善用矛盾统一解决社会问题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少奇在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并善于自觉地利用矛盾的统一性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巩固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必须指出的是,刘少奇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及其作用,并不否定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20]可见,这与形而上学“调和论”“斗争绝对论”是有原则区别的,善于“自觉地利用矛盾的统一性”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刘少奇哲学思维方法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特色。

1941年10月,刘少奇在所作的《人为什么犯错误?》[11]哲学报告中,在分析矛盾的基本属性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而“矛盾的最基本的性质是矛盾的同一性。”这在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上,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树立起一面鲜明特色的思想旗帜,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矛盾的最基本性质是矛盾的同一性”这个哲学论断,是对客观矛盾本性的深刻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法则的重要发挥。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矛盾双方“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性”这个哲学观点,黑格尔曾有过明确的表述。他说:“‘有’和‘无’这两种属性在变易这一表现里,又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变易就是有与无的统一。”列宁对黑格尔这一见解持肯定的态度。他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不分性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12]

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方面来分析,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我们对“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能简单化地理解,“绝对也是有条件的。世界上只有相对的绝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绝对真理,只有在相对的条件下,才有绝对”。矛盾斗争性之存在是绝对的,但是,其斗争的性质、斗争的形式和方法,绝对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总要受相对的统一性所制约。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不受同一性制约的斗争性,主观随意地胡乱斗争,不利于甚至破坏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刘少奇在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并善于自觉地利用矛盾的统一性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巩固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任何事物(或矛盾)都有“两重性”,我们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经常是“强调某一方面,有时强调斗争方面,而有时则强调统一方面,即强调统一性”,而“不是只讲斗争性”。他还明确讲,解决非对抗性矛盾,解决党内问题,“我们的方针应是利用矛盾的统一性(不去扩大它的斗争性)”。他坚决反对那种“没有正确立场的‘打手’,无原则的‘斗争家’”[13]。民主革命时期,在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方面,刘少奇一再提醒全党同志注意策略方法,处理问题要考虑统一战线内部对立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在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右的危险倾向,又要反对“左”倾错误。为了“尽可能取得同盟者更多的帮助”,“我们在工作方式与斗争方式上要尽可能不故意刺激与吓退同盟者”[14]。“左”倾冒险主义者,不顾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力量对比,总是一味要求“斗争”“进攻”,把“在相当条件下的结束斗争、复工、暂时退守、保存力量”的正确提议,把“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矛盾”,努力“争取中间阶级的力量”当作“怕死”“动摇”“投降”的“机会主义”来反对,结果使党脱离群众,把许多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赶到敌人那边去,“巩固了敌人反对我们的联盟,加强了敌人反对我们的总的力量”[15]。(www.daowen.com)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起来,并逐渐成了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这时刘少奇更加重视对矛盾统一性的研究和运用。早在1951年,他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解决社会矛盾,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自觉地“利用矛盾的统一性及双方的一切优点,来推动和促进这个矛盾的和解和妥协(经过适当的斗争),以达到双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进行生产的目的”,而不要“利用矛盾的斗争性及双方的一切弱点,进行挑拨,来推动与促进这个矛盾的斗争和破裂,以达到他们反革命的破坏的目的”。[16]他还说,社会矛盾分两类,一类是在根本上敌对性的矛盾,另一类是“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17]。对“工人阶级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应该用同志的、和解的、团结的办法来处理”[18]。就是带有敌对性的矛盾,只要双方都采取“利用矛盾的统一性及双方的一切优点”,也就是“双方都采取使矛盾和解的方针,那对于促进矛盾的和解是更有利的,可以得到相反相成的效果”。“因为任何矛盾的合作和和解都是相互的、有条件的,而促进矛盾的斗争则是只要一方面就可以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19]这就是说,只要一方面从错误的立场出发,主观任意地“扩大矛盾的斗争性及双方的一切弱点”,就会促使矛盾的冲突和破裂。由此可见,客观矛盾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主观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能够高度“自觉地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及双方的一切优点”,可以减少阻力,使世界上和我国社会生活中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从死胡同里找到光明的出路。

必须指出的是,刘少奇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及其作用,并不否定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他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其一生是坚持革命的辩证法的。1957年4月27日,他在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斗争的嗜好者,我们在主观上没有必要去故意地、人为地使斗争激烈化,使斗争紧张起来,似乎非要斗一下我们才舒服,不斗一下就不过瘾。但我们也不害怕斗争,在需要用强硬的斗争的办法来解决矛盾的时候,我们是不吝惜斗争的。我们采取什么方针和方法来解决矛盾,不是凭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矛盾的性质决定的。只在必要的时候才采取强力的办法、压服的办法。”[20]可见,这与形而上学“调和论”“斗争绝对论”是有原则区别的,善于“自觉地利用矛盾的统一性”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刘少奇哲学思维方法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