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也是一贯重视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主要商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由国家干涉起作用而不完全由价值规律起作用。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活动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属于商品。

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呢?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俄国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为指导进行实践,结果证明行不通,只好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生产。斯大林虽然有所突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但是,斯大林在理论上仍然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在我国也存在类似于苏联的状况。毛泽东针对1958年“大跃进”中刮起的“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和反对商品生产、否定价值规律的观点,指出有些同志企图避开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45]他在其亲自主持制定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毛泽东还针对实际说,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同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因此,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6]。他还认为,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47]。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观点的一个重大突破,而且比起斯大林来说也是一项重大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也是一贯重视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主要商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由国家干涉起作用而不完全由价值规律起作用。同时,他也非常强调我们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使商品生产与流通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59年下半年,中央领导同志学习苏联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通过学习来总结我国建设的经验,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学习中,刘少奇再一次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从理论上纠正了195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思潮。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报告中,针对前几年的“左”倾思潮又明确指出:“必须充分发展商品交换,加强和改进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要学会做生意,要有合理的价格政策。”[48]刘少奇认为,社会主义商业除了起领导作用的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商业以外,还应该有集体所有制的商业。例如,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城市的消费合作社等。此外,在城市中还可以组织合作商店,在农村中还应该适当地保持农村集市贸易,作为全民所有制商业和集体所有制商业的补充。(www.daowen.com)

关于生产资料可不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问题,过去也有不同的看法。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活动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属于商品。我国学术界曾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过各种意见。刘少奇很注意这个问题,曾多次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观点。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曾插话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恐怕还值得研究,首次对斯大林的观点提出了疑问。1962年4月27日,刘少奇在听取中共中央办公厅石家庄调查组汇报时明确讲:“管理工业品生产资料的物资部门也是商业部,要基本上照商业部的办法。商品能供应六亿人民,难道你们就不能供应二十万个企业?”同年10月10日,他在听取国家经委党组汇报物资管理试点工作时又进一步指出,实际上物资部门也是商品部,是管理生产资料的商业部。他提出成立农业用的生产资料供应公司。1965年,在听取物资工作情况汇报时他又说,物资工作就是一个市场,是生产资料的市场。从1962年3月到1965年9月间,刘少奇先后八次听取关于物资工作的情况汇报,两次提请中央批转了改革物资工作的方案。

关于“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这一论断产生于我国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当时,由于“左”倾思潮的干扰(尤其是1958年),党内一部分人不考虑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认为可以向共产主义过渡,主张取消商品,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刘少奇大胆地提出这种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它对于澄清一些糊涂思想和急躁情绪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一个发展。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刘少奇的这一论断做了充分的肯定。《决议》指出,刘少奇同志提出的“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论断,“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