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理论和实践上格外重视矛盾的同一性的研究和应用,并认为“矛盾的最基本的性质是矛盾的统一性”,而绝不是否定矛盾的斗争性。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批判刘少奇只讲矛盾的统一性,否定矛盾的斗争性,是对刘少奇哲学理论的歪曲,是对刘少奇进行的政治陷害。
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刘少奇明确讲:“矛盾的斗争性,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压制、相互摩擦、相互斗争、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相互打击、相互冲突等。”[4]这种矛盾的斗争性质的存在是绝对的,在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中始终存在。因为,矛盾的结合,两个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个新东西,不是把两种对立的东西消灭,不是完全打成一片,不是完全溶解,而是保持着两种相反东西的性质,它们仍然相互冲突着、斗争着。因此,“事物之统一,亦是斗争的一种形态,相互依赖是斗争,相互渗透亦是斗争,对立物之统一是事物之相反相成的形态”[5]。“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相互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这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矛盾就是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样“两重的性质”。
所以,问题不在于承认不承认矛盾的斗争性,而在于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统一体中各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同一性和斗争性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斗争就是一切,斗争就是政策”,把共产党的哲学归结为一个“斗”字。在“文化大革命”中,就是用这种哲学的思想方法作指导,不断地开展政治大批判运动,搞什么“大批判开路”,结果斗得党不团结、国不安宁,给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
刘少奇认为,矛盾具有统一性和斗争性这样“两重的性质”,而“矛盾最基本的性质是矛盾的统一性”。因为,我们通常讲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对“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能简单化地理解。刘少奇在《人为什么犯错误?》中明确讲:“绝对也是有条件的。世界上只有相对的绝对真理,没有绝对的绝对真理,只有在相对的条件下,才有绝对。”矛盾斗争性之存在是绝对的,但是,其斗争的性质、斗争的形式和方法,绝对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总是要受相对的同一性所制约。(www.daowen.com)
首先,斗争性必须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矛盾对立的双方如果根本没有任何共同的因素,就无法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它们也就根本斗争不起来。我们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部的争斗。我们通常讲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如果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的经济结构把它们联结起来,它们就不能成为同一生产体系中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它们之间的斗争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规模和范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受同一性制约的斗争性。斗争性总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旧事物不到灭亡之时,这时的斗争要有利于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无论如何不要随意超越这个限度;当事物走完自己的历史行程,达到灭亡之时,其斗争要有利于旧的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的统一体的建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不受同一性限制的斗争性,主观随意性地胡乱斗争,不利于甚至破坏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建立的统一战线,其方针和政策是又联合又斗争。如果看不到统一战线内部对立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只是采取“左”倾机会主义的“打击政策”,只能把国民党资产阶级斗跑,使统一战线破裂或灭亡。这已被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所证实。
再次,同一性是斗争的目的和出发点。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斗争性始终存在。但是,斗争之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呢?当一个事物还未走完自己的历史行程,对立双方斗争之目的是为了使一方制服另一方,或者一方强制另一方做些让步或妥协,维护该事物的同一,促进它的稳定发展。当一个事物走完自己的历史行程,先进事物的斗争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立双方矛盾地位的转化,使旧的统一体破裂,新的统一体建立起来。当一个事物不到灭亡之时,而它的对立面硬行要推翻它;或者当一个事物将要灭亡之时,而且它的对立面已有足够的力量推翻它,它却顽固地不想退出历史舞台,都要受到历史规律的严厉惩罚。我们讲的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6]。列宁所谓“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就是这个意思。可见,同一性是斗争性之目的和出发点。这更加深刻地说明了,斗争性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是矛盾的最基本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