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授业研究:性善论与性恶论对比

孔子授业研究:性善论与性恶论对比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个人先天素质,又有性恶论、性善论及其他假设。这里拟把孟子主内说与荀子主外说加以比较。反之,荀子以礼、义为“善”,却以性恶为假定: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从孟、荀言论中,不难证明,前者从性善的假定中,引出主内的结论,后者以性恶为前提,推导出主外之说。故若作孟子主内说与荀子主外说比较的尝试,须确立较为可靠的比较项,且以他们所说之“教”与“学”为视角,进行比较。

孔子授业研究:性善论与性恶论对比

教育”拉丁文原词educare,原意为“引出”,表明教育从一开始就属于关于善从何来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称为内发论(又称主内说),《说文解字》中把“教”表述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虽然《说文解字》之谓“教”,尚属“治教不二”之“教”,隐于治中之教,实指教化,同近代“教育”并不完全相当,又非同教育无干。它是关于教育影响发生的另一种假定,即有别于内发论的外铄论(或称主外说)。

主内说与主外说之“内”“外”区分如何确定?一般来讲,以个人内在素质与主观努力为“内”,以来自个人以外的影响为“外”。其中,“内”又可再分为个人先天素质(内中之内)与后天努力(内中之外);“外”,又有环境与教育之别,这就是近代教育学常常提到的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个人影响问题。唯在教育实体化、制度化之前,环境与教育可分,又不可分。如荀子所谓“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即以环境影响为教。18世纪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教育万能”之论,实即环境决定论[1]都属此例。

关于个人先天素质,又有性恶论、性善论及其他假设。从古代直到近代,在这些关于人性的不同假设中,引申出关于教育在个人成长中作用以及教育手段取向的争议;直到现代社会本位教育理论取代人本位教育理论的优势地位以后,源于人性不同假设发生的教育理论的争议才告平息。不可忽视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确立和现代遗传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遗传、环境与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如今再一味死啃“遗传、环境、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这个冷馒头,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但为了清理教育思想的源流,还不能不重理这段旧公案。这里拟把孟子主内说与荀子主外说加以比较。

中国古代主内说以孟子为代表,主外说以荀子为代表。

孟子明确提出性善的假定。他以仁、义、智为善的诸范畴,认定: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章句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章句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反之,荀子以礼、义为“善”,却以性恶为假定:(www.daowen.com)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荀子·正名》)

从孟、荀言论中,不难证明,前者从性善的假定中,引出主内的结论,后者以性恶为前提,推导出主外之说。问题在于孟、荀所处时代,“治”与“教”、“教”与“德”、“学”与“修身”以及“教”与“学”,尚属可分可合的概念,这同今人所谓教育在当时尚未形式化、实化体相关。故若作孟子主内说与荀子主外说比较的尝试,须确立较为可靠的比较项,且以他们所说之“教”(隐性之教)与“学”(较为显性之教)为视角,进行比较(见表16.1)。

表16.1 孟子主内说与荀子主外说的比较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