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授业研究:师术论述及其重要性

孔子授业研究:师术论述及其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人师说是在礼治意义上议论君师问题,那么师术说则是同业师相关的论题。而且恰恰要撇开“博习”,专论师术,从而使师道问题的探讨深入一步。换句话说,匹夫之教,迟至。荀子认为“少不讽,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6],何况师者?荀子所谓“师术”,指的是师之方略。

如果说人师说是在礼治意义上议论君师问题,那么师术说则是同业师相关的论题。

荀子称:“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关于这段陈述,以往和现今多有注解,唯这些注解大都就字解字。由于忽视从总体上把握这段陈述的语境,所解的有些字义,倘若孤立地看来,并无不当,而放置在特殊语境中,不免有失原意。故有辨析的必要。

荀子在议论师术之初,首先表示“博习”与此无干,或表示撇开“博习”不议。在就师术问题发一通议论后,重申“博习不与焉”。其中“博习”何义?为什么指其与师术问题无干?

梁启雄注释此句时,援引刘师培之说,《初学记》《太平御览》并引“博习”作“传习”,义较长(梁启雄:《荀子简释》)。

“传习”,《论语》有“传不习乎”之句。朱熹注:“传,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尔后,或谓“传习”为受师教后进行诵习。

“博习”,同为师,并非无干,相反,同荀子所提到的师术相比,孤陋寡闻,更不堪为师。唯一般以为只要“博习”,就足以为人师,而荀子不仅认定“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而且恰恰要撇开“博习”,专论师术,从而使师道问题的探讨深入一步。

“传习”,不仅同为师相关,而且同师术有涉。其义“较长”,或在于此。故改字解经,有失原意。

关于荀子所谓师术中各个要点的含义,都还值得斟酌。

1.“尊严而惮”

在此章之前一章,荀子认定:“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显示出对权威的重视。师之尊严与“隆一而治”同理。

问题在于“惮”的含义。首先,究竟是师之“惮”,还是弟子之“惮”?“惮”,畏也,震撼也。以往或解为“敬畏”,遂成弟子之“惮”,或解为“庄重”,而与“尊严”义重;唯遍观在此一术中,“惮”同“尊严”相互制约,为小心翼翼之意,属师之“惮”。此一术,意为既威严又谨慎。(www.daowen.com)

2.“耆艾而信”

古代有“五十曰艾,六十曰耆”(《礼记·曲礼上》)之说。依荀子之见,年过半百,方得为师。“老师、老师”,无老不成师。

此种规范,今人难以理解。“古者匹夫五十而士。”(《荀子·大略》)所谓“士”,在春秋之际,大抵为卿、大夫的家臣,或与其地位相当者。秦汉以后,“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上》),才形成“四民”之一的“士”。欲问古人为士何其晚也,荀子似乎从另一侧面作出回答:“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荀子·大略》)换句话说,匹夫之教,迟至。平民出师较晚,遂使“师”同“老”联系起来。孔子所谓“老而不教,死无思也”,“老思死则教”(《荀子·法行》);“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荀子·宥坐》),可资参证。不过,荀子并不认为年过半百者皆可为师,老而信,才可为师。这是以往注家大都忽视之点。

3.“诵说而不陵不犯”

既诵读解说,所诵所说,又不陵不犯。其中所谓“陵”,原指丘陵,引申义有磨砺、逾越、欺侮等。荀子此语中“陵”字,以往或解为“逾越”,梁启超解为“陵乱”,恐不尽恰当。

荀子此论,“不陵不犯”与“诵说”相对,其中,“陵”又与“犯”各执一端,依此语境,“陵”当为“平”,即既诵说,又不平,亦不过头。

解“陵”为“平”,是否有根据呢?《汉书·成帝纪》有“帝王之道,日以陵夷”之说。颜师古注为:“陵,丘陵也。夷,平也。言其颓替若丘陵之渐平也。”王念孙对此解持异议,认定“陵、夷皆平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

4.“知微而论”

以往注家或称“论”与“伦”通(郝懿行),不免又生改字解经之嫌。此术实为既知微(不泛泛而谈)而又中理之意。荀子认为“少不讽,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6](《荀子·大略》),何况师者?

中国古代所谓“术”,有技术、手段、策略诸义。如《史记·张仪列传》:“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荀子所谓“师术”,指的是师之方略。其中贯穿一种中庸之道,故又可称其为中庸的“师道”[7]

依此师道,不仅“博习”不足以为师,就连“尊严”“耆艾”“诵说”“知微”,也不配为人师;反之,肆无忌惮、时陵时犯等更不配为人师。以往注家,就字解字,或改字解经,增字解经,虽可疏通字义,由于忽视整个陈述的语境,遂未发现隐在“四术”中的中庸之道,亦可算是“知微”而不“论”之一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