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修身:善先人则教

儒家修身:善先人则教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以修身为本,相对于外在的政教与教诲,更关注的则是“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它是以修身为本,从相关行为的比较中,得出的教的概念,相应地推论出师的价值观念。根据这种语境,可以认为这里所谓“教”,不同于教化、政教之“教”,而属个人修身行为;作为个人行为,又不同于较为正规的教弟子学的那种“教”。由此决定君子、小人在个人同别人关系上的不同。

儒家修身:善先人则教

儒家以修身为本,相对于外在的政教与教诲,更关注的则是“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它是以修身为本,从相关行为的比较中,得出的教的概念,相应地推论出师的价值观念。

关于这个问题,《荀子·修身》篇中的论证如下。

荀子所谓“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荀子·修身》。《修身》篇中的此章,曾给同“修身”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下定义,似表明这是荀子有关“教”的一般见解;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定义,其外延须同与其对举的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其言曰: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荀子·修身》)

根据这种语境,可以认为这里所谓“教”,不同于教化、政教之“教”,而属个人修身行为;作为个人行为,又不同于较为正规的教弟子学的那种“教”。

以上为修身中着眼于对别人施加影响的一面,至于修身中自我判断、自我抉择和面对别人影响所应作的抉择为: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荀子·修身》)(www.daowen.com)

由此决定君子、小人在个人同别人关系上的不同(见表15.3)。

表15.3 君子、小人在个人同别人关系上的比较

这,不啻是“教”与“顺”的注脚:

教—以善先人—非我而当者—师

顺—以善和人—是我而当者—友

反之,非我而不当者,谈不上“以善先人”,无所谓教,其人不足为师;是我而不当者,谈不上“以善和人”,无所谓顺,其人不堪为友。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给“教”下定义的尝试。它实际上是在“非我而当”意义上为个人认同的教,并且只是为君子认同的教—而小人对它,或一笑置之,或以为“贼”;但它把善作为教(去声,今第四声)题中应有之义,使“教”字成为规范词,实深得教育之精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