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授业研究:师—弟子艺术进展

孔子授业研究:师—弟子艺术进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孟子同其弟子之间的对话,同孔门师—弟子问对相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孔子往往针对弟子品性、行为发表评说,对于弟子的提问,往往根据不同提问者的品性、行为,作出不同的回答。正由于如此,孟子给予弟子的答案,不因人而异,较为确定。相比之下,孔门师—弟子问对,形成了教育氛围;孟门师—弟子问对更近于教弟子学,求知色彩较浓。其实,孟子也是如此。

孔子授业研究:师—弟子艺术进展

孟子同其弟子之间的对话,同孔门师—弟子问对相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

孔子常常同二三弟子相聚一堂,自由交谈,或要颜回、子路“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或问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弟子们在夫子身边,或“訇訇如也”,或“行行如也”,“侃侃如也”者,亦有人在。“子乐”,孔子很高兴(《论语·先进》)。就《孟子》所记,孟子同其弟子,基本上是一对一交谈。

孔子往往针对弟子品性、行为发表评说,对于弟子的提问,往往根据不同提问者的品性、行为,作出不同的回答。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对同一个问题,答案因人而异,遂被称为因材施教;孟子同万章、公孙丑谈话,各15次,同公都子谈7次,同陈臻谈4次,议论孟子行为,倒也常见,却甚少以弟子品性、行为为话题。除前面提到的对早已出山的弟子乐正克的评价及批评外,曾批评高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章句下》)正由于如此,孟子给予弟子的答案,不因人而异,较为确定。

孔门弟子善问,所问似不及孟门弟子刁钻,像万章,就一系列历史难题质疑,简直使乃师应付不迭;同时,孔子弟子虽也讲究追问,如重问、问“其目”、问“何加”、问“奚先”、问“其次”……大都属于在一个平面上追问,而孟门弟子三问、五问以及十四问,往往是向深层探问。

相比之下,孔门师—弟子问对,形成了教育氛围;孟门师—弟子问对更近于教弟子学,求知色彩较浓。(www.daowen.com)

孔子标榜,“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孟子设科,亦有“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之说(《孟子·尽心章句下》);不过孔子并非来者不拒让孺悲吃闭门羹,就是一例(《论语·阳货》),他也不是有问必答:“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矣!”(《论语·卫灵公》)其实,孟子也是如此。“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孟子·尽心章句下》),“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

【注释】

[1]当时所谓“仁”及“忠”“孝”等,常被视为道德规范。其实,仍属“仁”之道(价值观念),有别于现代作为行为准则的“道德规范”。

[2]崔述.孟子事实录[M]//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33—434.

[3]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31.

[4]梁启超.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492.

[5]“好善足乎”一说,在别处,孟子则又认定“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离娄章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